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大冶 | 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迈向“清洁能源之都”

长江云新闻  2025-05-21 18:31:03
分享到:

黄石大冶: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 迈向“清洁能源之都”

氢能,作为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市场前景广阔。湖北提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集群,力争到2027年,全省氢能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千亿元。眼下,黄石大冶正加速布局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推动“矿冶之都”向“清洁能源之都”迈进。

5月13日,在大冶姜桥制氢工厂3号厂房里,随着主控室开关按下,电流嗡鸣声穿透,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金属外壳泛起幽蓝光泽,高纯度氢气从管道中涌出。当天,姜桥制氢工厂实现常态化产氢,这标志着湖北省首个国家级氢能项目在大冶“破土而出”。

湖北光谷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邓玉洁:“姜桥制氢工厂采用‘碱性+PEM电解槽’工艺,在制氢纯度和效率上表现突出,制氢纯度可达到99.999%的高纯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大冶姜桥制氢工厂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方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多次组织选址和专家论证,确保项目的安全性与合规性。制氢主要的原料是电能和纯净水,在制氢工厂旁的尾矿山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这里配套建设了30兆瓦光伏电站,年产绿电3000万千瓦,作为制氢工厂主要的绿电来源。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大冶制氢工厂项目经理 单冬冬:“我们这种光伏产生的太阳能(发电)是全国首个采用矿坑制氢、氢储能、氢发电闭环系统,能将我们的绿氢成本降低于国际水平。”

绿氢是大冶冲刺千亿县市,发展未来产业的主攻方向,大冶积极谋划实施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4.38亿元,构建制、储、加、用氢能源全产业链。在储氢环节,2024年12月12日,大冶深地储氢科研中试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岩洞储氢技术科研中试项目,标志着国内岩洞储氢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在加氢和用氢环节,大冶加速推动氢能使用落地。在大冶东综合能源站,工作人员对车辆型号、氢气容量核对无误后,将加氢枪插入车辆加氢口,10分钟后,喝饱了“氢气”的氢能公交车驶离能源站。

大冶市公交集团氢能公交线路队长 甘海军:“它的最大容量就是18公斤,续航满负荷300公里。目前我们上了12台氢能源公交车,每台车每年可以减碳50到70吨。”

大冶东综合能源站是湖北省首个“近零碳”绿色能源站,集加氢、加油、充电和综合服务为一体,每年可提供750吨绿氢加注,是我省目前最大加注能力的加氢站。随着大冶东综合能源站的投用,大冶成功实现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的闭环运营。

湖北光谷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邓玉洁:“从经济效益来看,大冶东综合能源站为武鄂黄黄都市圈的绿色低碳、物流运输产业提供了强大助力,推动了大冶市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氢能产业再延伸,大冶正加速建设氢能创新科技园,为氢能产业发展装上“智慧大脑”。目前,在黄石大冶湖高新区氢能创新科技园,7号和8号厂房正在加速施工,大冶将围绕氢能产业链招引科技研发、氢能应用等相关企业入园。

大冶市氢能项目建设指挥部成员 刘妍:“借力武汉理工、华科大等科研院校顶尖专家优势,为入驻企业提供最新技术成果。不断降低氢能装备成本,引导氢能储运装备、膜电极等一批精品项目落地,为大冶市的氢能产业积蓄动能。”

大冶地名取“大兴炉冶”之意,是一座拥有4000多年采冶史的矿冶名城,这里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也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今的大冶正华丽转身,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加快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由“矿冶之都”向“清洁能源之都”迈进。

黄石大冶:“帮代办”上新 送上 “一对一”精准帮办服务

评价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怎么样,办事群众最有发言权。大冶市以“帮代办”服务为重要抓手,依托全域服务体系,统一规范帮办代办工作流程,为群众送上“一对一”精准帮办服务,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落到实处。

在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网办区,市民孙慧想要办理营业执照地址变更,没想到在“帮代办”人员的帮办下,只用一杯茶的功夫,孙慧的业务就办好了。

大冶市民 孙慧:“有他们协助,很快把这个流程走完,办事情的过程很流畅。”

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以“帮代办”服务为抓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了集“AI客服、视频导办、预约上门”于一体的智能服务矩阵,为群众送上“一对一”精准帮办服务

黄石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业务主管 张燕君:“我们通过群众点单、窗口接单、专人跟单的工作模式,为特殊群体以及无法到场办理的复杂事项,实行这种“帮代办”服务机制。”

对于涉及多部门复杂事项的办理,“帮代办”服务能解决群众“来回跑、不会办”的困扰。前不久,袁先生满脸焦急地走进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为母亲办理医保个人账户提取手续。原来,袁先生的母亲张女士于2021年4月在美国去世,但因国际通讯不畅、信息衔接滞后,其原单位仍持续缴纳医保,导致账户提取受阻。

黄石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 熊沅沅:“我们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帮代办’服务机制,联合医保部门,同时联系原单位经办人带好所需资料,前来办理退费业务,有效缩短了办事时限。”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帮代办”服务就会送到居民身边。在大冶市风华路社区,“帮代办”人员正集中为居民办理退休资格认证、公交卡充值等业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居民们纷纷点赞。

黄石大冶市风华路社区居民 刘来顺:“我年纪比较大了,自己不会办,经过社区的人员上门服务,今年的验证已经完成。”

近年来,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基层治理单元+政务服务”帮代办体系,形成了“1支政务服务专业队+385个分队+25个政务小屋”的全域服务网络。为群众线下“帮代办”保险代缴、社保卡、爱心卡办理、房产证明打印、各类证书代领等业务总计约5014件。

黄石大冶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业务主管 张燕君:“通过主动服务+智能协同+制度保障,专门开发了‘冶好办’小程序,通过视频网办事、云帮办等服务功能,将专业性强、材料繁琐的事项转化为‘一站式’便捷服务,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邓思弦  

大冶台 张伟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