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中药+”美食火了!专家:“吃准”才能养生,否则适得其反

长江云新闻  2025-05-20 14:06:03
分享到:

继“中药面包”“中药咖啡”“中药奶茶”等“中药+”美食饮品火出圈之后,近来,武汉市洪山区一家综合体内开业半年左右的“中药甜汤”店,也在小红书上走红,受到不少年轻人热捧。

20分钟12单,新款“中药甜汤”生意火爆

这些甜汤价格如何?添加了哪些中药材?口感怎样?5月19日下午,记者前往该店亲自体验。

这家门头上写着“中医馆开的食养铺”的甜汤店,看上去古香古色门头下方悬挂写有“白术”“半夏”“茯苓”“柴胡”字样的棉麻布艺,极具中华传统文化韵味。距离柜台几米外,记者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芝麻香。柜台上,一个小型电动石磨正在缓缓转动,磨出的黑芝麻糊滴进嵌入式容器。

从菜单上看,该店提供20多种甜汤产品,价格10多元到50多元不等,相较普通的甜品店略高。记者点了一份清润石斛七宝珍,非会员价28元。

除了赤豆、百合、莲子、冰淇淋、桂花外,据店员介绍,里面还有桃胶以及分别用石斛和仙草熬制的中药膏。“我们店的每一种产品里都含有一定的中药成分。”店员说,“只不过每种产品里含有的中药品种及含量不一样。”

长江云新闻记者品尝了这款清润石斛七宝珍,赤豆、百合、莲子十分软糯,加上半融化的冰淇淋,清凉微甜。类似凉粉的黑色及淡绿色“中药膏”有淡淡的中药味,口感类似龟苓膏。

在记者等待及品尝的大约20分钟时间里,先后来了5位年轻女孩堂食,外卖订单不停“呼叫”,记者粗略统计,大约7单。


“中药+”美食真能养生?

除了“中药甜汤”,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的一家中药面包店顾客也络绎不绝,各种“中药咖啡”“中药茶饮”“药膳冰淇淋”深受欢迎。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中药美食”里大多添加的是当归、茯苓、枸杞、党参、砂仁、丹参等,有网友戏说“万物皆可中医药”。

食物饮品里可以随便添加中药吗?这些“中药美食”真能养生吗?

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程艳萍表示,这些“中药+”食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具有一定养生功能,但必须辩证准确性才能真正养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程艳萍说, 一些中药本身具有明确的保健功效。如当归能补血活血,枸杞可滋补肝肾等。在食品中添加这些中药,理论上讲,可能会使食品具有相应中药的部分养生作用,比如有助于补充气血、健脾除湿等。

“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中药的反应也各异。比如,体质偏热者食用添加了热性中药如肉桂的食品,可能会引起上火等不适,而非养生效果。”程艳萍解释,“虚性患者不能直接补益,也就是‘虚不受补’,需要健脾和胃后,有吸收能力再进行补益。”

程艳萍说,为了保证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中药+”食品往往会添加较多的糖、油等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抵消中药的部分养生作用,甚至带来肥胖、血糖升高等问题。

怎样才是真正的食疗养生?

中药≠养生。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中医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程艳萍认为,比较好的食疗养生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食材选择、烹饪方式、饮食规律等。

合理选择食材。多吃五谷杂粮,多吃蔬菜水果,食物多样性,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注重营养均衡。

遵循食物性味。了解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进行搭配。如体质偏寒者多吃温热性食物,体质偏热者多吃寒凉性食物。

健康的烹饪方式。多蒸煮炖,少油炸烧烤,养成良好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注意饮食节制。

程艳萍说,此外,还可以根据节气来搭配中药食疗。比如春季饮用菊花3g泡茶,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夏季可用西洋参3g煮水饮用,预防夏季疲劳、气短等;秋季可服用百合10g熬的粥,能缓解秋季的咽干、咳嗽等不适;冬季适合食用当归羊肉汤,可温暖身体,增强抵抗力。

程艳萍说,食疗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达到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中药食疗方应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调整,如有特殊疾病或体质敏感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食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王雨湄 夏天

通讯员:金静

责任编辑 王雨湄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