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装机容量首超水电 湖北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
5月16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底,湖北风电、光伏装机容量5066.06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9%。其中,光伏装机4040.29万千瓦,首次超过水电装机容量。
随着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和“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风电、光伏新能源快速发展。为增强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能力,国网湖北电力创新上线新能源调度系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更好地支持新能源发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据了解,新能源调度系统能够将海量可控资源进行精细化智能调度控制,并通过云计算技术自动给出最优的调控策略,解决“源网荷储”资源的聚合监测、预测、分析和调度难题,实现新能源并网需求下的“自动监测、自动预测、自动分析、自动决策”。
4月12日11时43分,襄阳地区新能源发电最大出力突破280万千瓦,其中风电出力81万千瓦、光伏出力199万千瓦。新能源调度系统预测,未来1小时内,襄阳电网220千伏河牛断面负荷将达到44万千瓦,存在越限风险。调度系统自动生成控制策略:220千伏龚家桥光储电站和110千伏公铺储能电站开启充电模式,220千伏丹江水电厂关停一台机组。
国网襄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杨高奎介绍,新能源调度系统通过智能化预测技术,能提前30分钟精准识别设备超重载风险,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调度模式转变,有效解决传统调度中因断面越限导致的新能源出力受限问题,显著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
当日11时48分,国网襄阳供电公司地调中心向省调中心申请执行系统指令。11时52分,河牛断面负荷迅速降低至33.1万千瓦、负载率降低至79%,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同时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国网湖北电力新能源调度系统已在襄阳、随州、孝感等地市成功上线应用,接入鄂北地区378座新能源场站,涵盖10千伏及以上风电、光伏、储能等多种新能源类型。
“通过对接入新能源调度系统的15万户10千伏至500千伏电压等级的新能源发电站进行实时监测和大数据计算,系统每15分钟对未来4小时电网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动校核,更好地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助力新能源消纳,持续为电网“强筋壮骨”。国网湖北电力推进“三优六补”网架优化补强工程,实施广济变电站主变扩建、编钟变电站主变扩建、荆门东变电站建设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将有效提升黄冈、随州、孝感、荆门等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500万千瓦以上。
此外,国网湖北电力规模化利用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调节资源,提升电网调节韧性,平抑新能源波动,增强电网调峰调频能力。该公司共服务42座新型储能电站并网,成功并网的新型储能容量达241.63万千瓦,同时还有2座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营,总容量127万千瓦,支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
与此同时,国网湖北电力还在不断扩充虚拟电厂资源池,其调节能力已提升至253.69万千瓦。这不仅为湖北新能源的消纳提供了调峰支持,还首次实现了华中区域虚拟电厂的跨省调用,助力跨省区新能源的消纳。
今年以来,湖北新能源发电出力5次创新高,最高达2688.82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占用电负荷最大比重78.34%。今年1至4月,湖北电网消纳新能源电量同比增长27.33%。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晓 通讯员 刘帮 李俊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