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芯”机遇 鄂州打造半导体集聚发展新高地
3月27日,省委书记王忠林调研鄂州时强调,鄂州要在产业上再努力,积极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
4天后,12位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家组团考察葛店经开区。
半导体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葛店,这个国家级经开区,缘何吸引12家半导体企业的目光,鄂州又将如何把握“芯”机遇,重塑半导体产业版图?
01
“公铁空海”多式联运贯通发展动脉
近日,在葛店高新三路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地,施工如火如荼。工地对面,投资80亿元的芯映光电也在施工;斜对面,三安光电项目二期正拔节生长。
三安光电生产车间
三安光电、芯映光电、瑞华光电等企业加工的芯片,供应位于武汉的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企业,补齐了武鄂芯片光电纵向产业链中的空白环节,拓宽了武鄂芯片光电横向产业链。
从芯片的生产、加工到应用,一条连接武汉、鄂州的高新大道,成为湖北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生动体现。
在葛店经开区,贯通发展动脉的高新大道还有很多条,汉鄂、沪渝、鄂咸高速穿境而过,高新大道、316国道贯通东西,武黄武冈城际铁路、高铁、武汉地铁11号线在葛店南站交汇,武汉公交301路、25路等通达葛店。
地处湖北航空客货双枢纽中轴线的葛店经开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公、铁、空、海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体系,为半导体产业相关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黄金跑道”。
“葛店拥有便捷的高速公路、铁路网络,以及临近的国际机场,极大缩短了与国内外主要市场的时空距离。”考察中,中芯聚源董事长、江城基金名誉董事长高永岗说,优越的交通条件,既能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又能保证产品快速送达客户手中,为企业高效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武汉光谷一桥之隔,是光谷向东发展的第一站,“隔墙配套”共享光谷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引“芯”入葛店,就意味着打通了天路,拥抱了“速度经济”,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02
项目引擎驱动
半导体产业链式创新
轰鸣声不断,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往来穿梭……葛店经开区刚开工的泛半导体产业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项目火热推进,同步释放出我市在半导体产业新赛道上抢先机、促发展的信号。
目前,葛店经开区已吸引英韧科技华中总部、喜马拉雅AI总部、尚赛光电生产基地、无锡金源清洗基地等优质项目落户,泽石科技、长飞石英、拓材总部等一批项目在加速建设中。
聚焦半导体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探索完善边建边招商模式,从来都是“葛华一体化”推进。
位于红莲湖北产业园的半导体产业配套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77万平方米,建设周期6个月,已吸引万芯达光电、华飞龙智能制造等企业入驻。
载体成熟、集群起势,引“芯”入葛店,半导体产业集聚效应加速释放。
03
共享产业链生态
打造半导体集聚发展新高地
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年产值超600亿元;逸飞激光、人福辅料、光安伦、芯映光电等企业均实现“进口替代、全球领先”;隐形冠军葛店容百锂电是全球最大的三元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是国内首家实现高镍正极材料大规模量产的企业……
芯映光电生产车间
让优质产业集群“零距离共生”,共享成熟产业链生态。当前的葛店经开区,产业基础雄厚,产业要素完备,发展半导体产业底气十足。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五办”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100%,“零跑腿”比例达96%,即办件比例达79%,全市66个主题事项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3834项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营商环境稳居全省前列。
作为“芯”阵地,葛店经开区将设立10亿元半导体专项基金“靶向”扶持企业成长,以“一企一专班”全程服务、保驾护航,力争用3年时间,集聚泛半导体企业超20家,打造半导体集聚发展新高地。近期,将投入20亿元成立母基金,实行专精特新“一企一专班”精准培育,力争上市企业一年新增一家,不断壮大支柱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