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进程进入“最快时期”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人口结构变迁的总体趋势,也是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更和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百姓课堂》第313期,我们一起关注“人口老龄化”的最新进展。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老龄科研基地科研综合办公室主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湖北省社会工作人才专家库专家陈昫认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叫做“三多一核”。
点击收听音频
第一是“人口多”。截至2024年末,全国老年人3.1亿,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6%。这也标志着中国正在“中度老龄化”的社会形态中加速前进。
第二是“人才多”。老龄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老年群体的组成也处在动态的更新之中,新进入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经验丰富、健康状况较好、社会参与意愿强烈,老年人口人力资源禀赋突出,形成了新的银发人才红利。
第三是“机遇多”。我国人口老龄化蕴藏着的独特发展机遇,未来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从6%上升到9%。康养、护理、旅游等多方面将成为推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核”主要是从全球的视野来看的,截至2023年底,全球65岁以上人口也已占到总人口的10%左右。“银龄化”的浪潮将席卷全球,全球各国都会成为老年型人口国家,只是时间有先有后,老龄化程度有深有浅。
陈昫说,所谓“一核”,本质是要以“健康老龄化”为内核、健康是老年人生命的核心要义,是核心生活目标之一。广大老年群体应注重把健康发展、健康保障、健康促进和老年日常生活相融合。这就要求全社会重新认识“老年健康”的新内涵,即我们现在讲健康,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身心健康,也就是不生病、心态良好等等,也包括能力的健康,比如是否会使用智能手机、是否会使用在线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出行等等。我们要让“健康”这一要义贯穿个体老龄化和群体老龄化的全过程。
跟全国“人口老龄化”总体情况相比,湖北省呈现出了哪些特点?陈昫认为:湖北省应对老龄化的措施,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即湖北省将面临重度老龄化。2023年,湖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78万,占总人口比重的23.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89万,老龄化程度居全国前列,预计到2031年迈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湖北省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两个好”。
第一“好”,是做好养老服务这一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工作。主要是两大方面,第一个是做好养老服务的设施建设,比如新建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10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200个,新建或改造县级失能特困人员供养机构88个等等。第二个好是做好养老服务能力的提升,比如培训养老护理员超过11万人次,建成武汉、宜昌、咸宁3大升级培训基地,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以及做好老年助餐、助洁、助浴、助行、助医等多项服务。
第二“好”是老年友好。老年友好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一种是“老年人参与友好”,比如举办“荆楚银龄行动”,鼓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等;另一种是“老年人服务友好”,比如开展智慧助老、敬老月系列活动等,其实都是鼓励老年人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合,推动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
“两个好”一方面抓牢、做实养老的高质量、高水平供给,满足广大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做好、做优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文化慰老,提升广大老年群体的养老获得感。
作者:陈昫
编辑、主持:田天
编审:齐鸣 萧新宇 唐登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