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咸安:机械收割助力油菜“颗粒归仓”

云上咸安  2025-05-15 14:38:07
分享到:

5月13日,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仁窝村二组的连片油菜种植基地里,金灿灿的油菜已褪去花衣,饱满的菜籽压弯枝头。伴随着大型收割机的轰鸣声,一幅现代化农业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

机械收割跑出“加速度”

在110余亩的油菜田中,农机手娴熟地驾驶着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分离等工序一气呵成,短短20分钟便完成了一亩田的收割作业。“机器收得干净又省心!”仁窝村二组村民陆成华站在田埂边笑着告诉记者,他家2亩多油菜田过去需3人忙活3天,如今机械化收割仅用30分钟便完成,“村委会统一组织农机,我们农户只管播种,收割完还能赶上水稻种植季。”

秸秆还田打造“生态链”

值得注意的是,收割机在作业时同步将油菜秸秆粉碎还田。马桥镇农技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此举既能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又可使秸秆转化为天然有机肥,每亩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约20%,既降本增效,又为后续水稻种植储备了肥沃土壤。仁窝村党支部书记陆奎算起生态账:“全村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5%,相当于为土地穿上‘环保衣’。”

政策赋能激活“新引擎”

在仁窝村350亩油菜田中,300余户村民正享受“一条龙”惠农服务。据陆奎介绍,政府不仅免费提供“华油杂18号”高产油菜种子,还全程提供翻耕、飞防植保等技术支持。今年该村油菜亩产预计达200斤-300斤,按市场价3.5元/斤计算,户均增收超千元。种植户陆成华感慨:“从播种到收割都有政策护航,我们只管安心种田。”

稻油轮作盘活“四季田”

目前,马桥镇今年2.8万亩油菜已陆续进入收割期,预计总产量达3100吨。据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介绍,通过“春种油菜夏播稻,秋收菜籽冬耕田”的轮作模式,土地利用率提升40%,实现“一田多收、四季增效”。目前全镇正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收割进度,确保秸秆全量还田,为6月水稻种植备足“绿色养料”。

从传统镰刀到现代农机,从“浓烟滚滚”到“沃土生金”,马桥镇以科技赋能农业、用生态反哺土地,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

融媒体记者:王媛媛  陈柱  咸宁台记者:蒋旗  通讯员:陈漱玉

一审:董盈

二审:聂国力

三审:徐隽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