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宜城:68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颗粒归仓丰收忙

长江云新闻  2025-05-14 17:44:48
分享到:

当前,襄阳宜城市68万亩冬小麦陆续迎来收获季,当地积极抢抓农时,开镰收割,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近日,在宜城市郑集镇金铺村一处麦田,金色的麦芒随风摇曳,饱满的麦穗挂满枝头,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开足马力抢收小麦。金灿灿的小麦被卷入收割机,脱粒后,秸秆被机械自动切割成碎末后撒回农田。

“今年我们种了500多亩小麦,主要是湖北的品种。前期由于干旱对小麦生长造成影响,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补救措施及时,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不错,希望能卖好个价钱。”种植户王艳涛忙着收获小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机械化收割已成为宜城市小麦收割的主要方式,目前机收率已达到98%以上。相比传统的人工收割,机械化收割不仅提高了收割效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减少了粮食的损失和浪费。

“以往小麦通过人工收割,每亩地从收割到晾晒到归仓大约要5天时间,而机械收割2至3天就可以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也能实现早上市、早销售。”王艳涛说。

为应对今年小麦收割高峰,宜城市农业部门提前谋划,组织工作小组深入镇村,详细了解小麦种植面积、分布情况,以及农机需求,及时安排农机资源,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我们一方面联系本地的农机资源,另一方面组织协调跨区作业的收割机,能够满足宜城68万亩小麦的收获需求。”宜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吴运明介绍说。

宜城市素有农业“小胖子”之称,近年来,宜城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通过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发展,逐步实现提单产、稳面积、增总产目标,筑牢国家粮食安全“耕”基。

吴运明表示,下一步,宜城市农业农村局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推广智慧农机和智能化技术等举措,推动粮食生产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刘毅 李锋 丁风华)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