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童梦”飞越山川,京堰携手编织现实版“绿野仙踪”

云上十堰  2025-05-14 17:30:54
分享到:

在湖北十堰张湾区西沟乡过风村的青山环抱中,一座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小镇——绿野仙踪童话小镇正悄然绽放。粉色的城堡大门爬满藤蔓,色彩斑斓的游乐设施点缀在绿树溪流之间,来自北京丰台的“绿野仙踪”品牌跨越1100公里落地秦巴山区,成为京堰对口协作的生动注脚。

“空中飞人”的牵线

“郊野乐园”姊妹款“百亩小镇”现身十堰

作为北京市丰台区的网红文旅IP,绿野仙踪郊野乐园以“无动力设施+自然教育”的独特模式,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为北京都市家庭近郊游的热门选择,其 “林下经济 + 亲子互动” 的运营理念,不仅在北京千灵山脚下打造出“城市微度假”的标杆,更孕育出可复制的文旅品牌基因。

2021年,丰台区第七批挂职干部李建峰在十堰调研时发现,张湾主城区缺乏规模化儿童游乐设施,至少驱车一小时才能抵达最近的游乐场。这一民生短板,与北京优质文旅资源外溢需求形成精准对接,拉开了北京的“绿野仙踪”在十堰开出姊妹花的序幕。

在前期对接中,十堰提出“一脉相承、因地制宜”的合作思路,既保留北京园区“绿野仙踪主题IP”“无动力设施矩阵”,同时针对秦巴山区的生态禀赋,孵化更多本地化项目。

面对企业对山区客流量、配套服务的顾虑,张湾区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展开“政策+资源”的双向攻坚:一方面,西沟乡政府实地踏勘十余处选址,最终选定毗邻主干道、生态资源富集的过风村,完成两百多座坟茔迁建工程,将杂草荒坡转化为连片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市区两级政府推出“交钥匙工程”,拨付1600余万元用于河道清淤、电网改造、道路拓宽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省去前期重资产投入。

李建峰奔波京堰两地,他“空中飞人”的称号便由此而来,成为京堰高频互动的缩影。2022年8月,在两地政府持续10个月的对接洽谈后,绿野仙踪正式签约落户;2024年6月,这座占地100余亩的童话小镇试营业,实现了“北京IP”与“十堰生态”的首次深度融合。

“童趣实验”的本土化

“绿野仙踪”开出秦巴特色版

走进绿野仙踪童话小镇,桃乐茜、稻草人、锡人、狮子四个《绿野仙踪》的主要角色已在门口“迎接来客”。小镇里的游乐项目依旧主打“无动力+手工”的特色,充分利用西沟乡过风村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了生态体验区、亲子游乐区等阶梯式分布区域,打造了与绿野仙踪郊野乐园“姊妹款”的魔法花园、矮人村庄、铁皮人工坊等景观。

“我们有数十栋架在空中的小树屋、笼子造型的鸟笼木屋、山腰三角木屋等童话主题屋,在五一期间十分受欢迎。”张文超告诉记者,“‘小猪快跑’‘小鸡啄米’这些在北京很受欢迎的项目,对于十堰孩子而言并不受欢迎,最近我们也将开辟出四轮卡丁车区域。”

童话小镇的落地,不仅改写了当地文旅产业格局,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土地租金收入,吸纳至少1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至少带动周边3家农家乐改造升级。

而张湾区“保姆式”政策护航为创新实践提供了强劲动能。今年春天,十堰外国语幼儿园、阳光宝贝幼儿园的260名师生家长走进童话小镇,在“会讲故事的树屋”里聆听南水北调的故事,在京堰协作共建的“友谊秋千”上荡起欢笑。

不仅如此,绿野仙踪二期规划正徐徐展开美好画卷。这里正在打造昆虫繁育基地和科普乐园,以萤火虫为主角勾勒夜经济模块,开发契合西沟乡特色、融合本土水果采摘的生态研学课程,构建“白+黑”全天候文旅消费场景。

当夕阳为童话小镇披上金色外衣,远处的山峦间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那是承载着两地儿童欢乐的梦想乐园,也是京堰携手破解“山区发展”的创新实践,更是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记者 代琳源

一审:宋楚玉

二审:黄勤

三审:刘青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