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知道一点》| 文博寻宝季 最强武官饭桌上的权力象征

长江云新闻  2025-05-14 17:00:59
分享到:

今天咱来认识一个硬核宝贝——战国时期楚国大佬饭桌上的“权力象征”——大司马卧虎钮铜鼎!

(“大司马”卧虎钮铜鼎 图片来源:襄阳博物馆公众号)

这大家伙有67厘米高,口径57厘米,啥概念呢?比现在家里最大的电饭煲还大两圈。73公斤的体重,相当于抱个壮小伙。整体灰绿色,带个盖子,鼎口往里收,两边长方耳朵像拎手,肚子圆鼓鼓的快贴地了,一看就是能装的主儿。

知道为啥要摆三只老虎卧伏在鼎盖之上不?它代表的可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人。这虎钮设计可真是绝了!老虎舌头耷拉着像刚撸完串,圆眼睛瞪得比老板查岗还凶,耳朵支棱着仿佛在说:“朕的KPI是吃光全楚国!”更绝的是身上的云纹彩绘,说白了就是战国版“豹纹”,比现在潮牌还炫!

(“大司马”卧虎钮铜鼎铭文图片来源:襄阳博物馆公众号)

可是为什么要说它是一件权力象征?最硬核的证据藏在鼎肚子里——内壁刻着“大司马”三个大字。大司马相当于楚国的国防部长,掌管全国兵权。而盖子上的老虎挂件和这仨字一配合,简直是“图文双认证”:老虎代表勇猛权威,文字坐实官职身份,相当于把“国防部长专用餐具”刻在脑门上,走到哪儿都自带 BGM。说白了,这鼎就是楚国最高武官的“三合一”象征:“饭盒”加“印章”加“防伪标识”。

【涨知识】

【大司马是多大的官?】

大司马!这名字听着就霸气,说白了就是古代的“军队总司令”,搁现代差不多相当于国防部长外加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豪华套餐。

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大司马就闪亮登场了。那时候朝廷有“五官天团”: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大司马妥妥的C位之一,只比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地位略低一点。主要管两件大事:一是军政建设;二是军赋征收,妥妥的军队大管家,地位那叫一个高!

到了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司马玩出了新花样。在楚国,最大的官是令尹,大司马就是二把手,相当于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东汉初年,大司马本来是三公之一,结果没多久就玩起了改名游戏,改成了太尉。东汉末年又把大司马搬出来了,而且直接升级,地位在三公之上,成了“超三公”,妥妥的职场逆袭!

魏晋时期,大司马更是走上人生巅峰,成了“上公”之一,还是第一品大员,地位比三公还高。这时候的大司马,更多是一种尊贵的象征,有点像荣誉职位!

到了明清,大司马改名为兵部尚书。虽然名字变了,但本质还是管军事的最高长官!

下次逛博物馆看到“大司马”卧虎钮铜鼎,不妨想象一下:两千多年前,楚国的最高武官正用这带老虎挂件的大鼎盛肉,边吃边跟下属谈着战局,那场面,比电视剧里的王侯宴饮可真实多了。

编辑:黄文

审核:杜雅婷 杨康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