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枫林镇:荒山披绿浪 杨桥日子甜
近日,行走在阳新县枫林镇杨桥村的青山沃野间,山峦绿浪翻滚,油茶苗在暖风中舒展新叶,硬化村道串起错落农舍,生态小广场上孩童嬉戏声清脆,勾勒出美如画卷的“世外桃源”。
近年来,杨桥村以油茶产业撬动绿色发展,用生态治理重塑乡村肌理。自2022年启动油茶扩面种植试点以来,这里已发展油茶苗种植700余亩,栽植油茶苗5.2万株,带动村民务工786人次。
2022年,38岁的退役军人黄龙钢联合8户脱贫户开荒拓土,发展油茶200亩,带动脱贫户家门口就业,月薪可拿2400-3000元。66岁的脱贫户柯于礼说:“荒山披绿装,种出‘摇钱树’。在家乡务工,月薪2600元,生活越来越甜!”
杨桥村党支部以“领办合作社+党员示范户+农户”模式整合资源,依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驻村优势,创新推出“主题党日+技能培训”活动,成立党员技术专班,邀请专家开展全流程技术指导10余次。
针对脱贫户,村内业务骨干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78人次田间实操培训,培育出20余名懂技术的“土专家”。村党支部将基地划分为8个“党员责任区”,12名党员包片负责,带领群众修建56个蓄水池、11公里砂石作业道,更在陡坡处创新利用废旧轮胎制作防旱水窖。党员黄龙刚摸索的“深坑浅栽”定植法,使油茶苗成活率提升至92%。
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杨桥村还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成立由15名党员组成的“拆危治乱突击队”,建立“1名党员联5户”包保机制,通过屋场夜话会、党员户挂牌承诺等方式,带动群众拆除旱厕、危房65处,清运建筑垃圾960余吨。
党员陈敬德发动自家三轮车义务运输40余趟,带领群众将碎砖瓦循环利用,铺设出村口的“口袋花园”,曾经的泥泞空地变身花香四溢的休闲绿地。旁边的积分超市里,村民用环境整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党员义务担任评分员。
漫步村中,硬化村道串联起错落农舍,两处约500平方米的生态小广场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聚集地。2处新建洗衣池的周边传来欢声笑语,3处新修缮的水井防护设施让取水更安全便捷。“以前洗衣要蹲在河边石板上,现在家门口就有洗衣池,还能边干活边唠家常!”村民柯大姐感慨道。
这些“小而美”的民生工程,源自党支部入户走访梳理出的“急难愁盼”清单。从广场砖石铺设到水井防护栏安装,党员带着群众投工投劳,用旧物改造、就地取材等方式节约成本,让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如今的杨桥村,孩童在广场追逐嬉戏,老人在古树下闲话家常,青山沃野间升腾着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杨桥村党支部书记柯昌雄说:“党建引领助力杨桥村迅速发展。如今,杨桥村已经从过去的空心村变成了绿富美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杨桥村将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村。”
通讯员:李静
一审:胡凌露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