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华每日电讯》关注湖北丨坐地铁可抵扣房贷利息!让碳减排的生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新华每日电讯  2025-05-14 16:38:22
分享到:

今天(5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坐地铁可抵扣房贷利息!让碳减排的生活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电讯评论》,点赞武汉推行坐地铁可抵扣银行贷款利息等激励全民参与碳减排的举措。

如何激励全民参与碳减排,加快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武汉,市民乘坐地铁公交等低碳行为可以获得碳减排量,会自动计入个人“碳账户”,达到一定数量就能兑换打车券、购物券,还能直接抵扣银行贷款利息。乘坐1次公交,可获得212.5克碳减排量;骑行1公里,可获得93.3克碳减排量……市民每积累1000克碳减排量,就可抵扣2元银行贷款利息。

武汉市民在1号线有序候车

当环保行为能够直接带来触手可及的收益,人们的参与意愿将大幅提高。武汉的这项尝试,让市民的绿色低碳举动有了可量化的标尺,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环保即财富”的共识。据统计,目前武汉已有超150万市民建立个人“碳账户”,其正向激励效果可见一斑。

“碳账户”为城市绿色治理提供了启示。当市民日常生活中每一次低碳行为都能累积个人碳资产时,环保不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关乎自身利益的有效行动。这种转变,使碳减排从职能部门的单向推动,转化为市民主动参与的双向互动,更容易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乘数效应,让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成为长久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武汉“碳账户”采取的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民受益”的运作模式,即政府部门负责标准制定和数据监管,第三方平台进行技术开发,商业机构提供兑换资源。这种多方共治的架构既保证了“碳账户”的公信力,又有助于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

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碳普惠的试点和创新。如广州允许企业购买市民碳减排量抵消自身碳排放;针对个人“碳账户”减排量“小而散”问题,武汉打通滴滴出行、支付宝等平台,统一核算用户部分场景的减排量,助力快速实现收益……

因地制宜的尝试和探索,汇聚成解码城市绿色治理的密钥:当环保政策和个人利益同频共振,当绿色选择和美好生活深度交融,碳减排便能突破“要我做”的被动,激发“我要做”的内生动力,促使绿色发展理念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