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恩施 | 利川:邻里议事会 巧解基层治理难题
野猫水村:邻里议事会谋出发展“金点子”
最近,恩施州利川市“邻里议事会”入选2024年度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当地以乡村治理为切口,引导群众主动说事、集体议事、相互评事,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让群众真正成了乡村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邻里议事会”究竟怎么开?我们到村里去看一看。
野猫水村位于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每当村民们有什么诉求,都会通过“邻里议事会”来讨论。60岁的冉从美以前在外务工,后来返乡带动村民发展民宿,被推选为村里七组的议事长。这天,在他的召集下,村民们聊起了种植黄金李的事儿。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七组议事长 冉从美:今年我们村里面也组织了栽那个李树,大家对这个东西有没得顾虑。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村民 冉瑞秋:这个是生态的,不打农药,看到底(果子)大不大,甜不甜,关键我就是担心的是收入大不大。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村民 蹇桂英:我们家家户户都种起了,以后再来卖给哪个。
原来一个月前,通过“邻里议事会”村民们达成了种植黄金李的共识。野猫水村位于“凉都”利川,每年有近万名“候鸟”前来避暑旅游,大家主动提出新增水果采摘项目,丰富游客们的田园生活体验。然而,资金从哪里来?种植技术又该如何保障?了解到村民们的顾虑,议事长冉从美及时反馈给村支两委。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党支部书记 王芳:我们村积极向团堡镇政府,争取项目资金共计38万元,也向我们(利川)市农业农村局,申请农技专家答疑解惑,并为我们村提供种植技术的指导。
村支两委拿出果蔬产业发展资金中的13万元,购买1万多株种苗发放给村民。向洪梅多年来种植药材石菖蒲,她想种植黄金李但又没有多余的土地,农技专家建议她按照一定间距在药材地里套种黄金李,5亩的土地实现两份收获。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村民 向洪梅:因为我种那个药材它就要遮荫,好,我就再种点李子树,那都恰好合我的心意了是不是?
村支两委还争取到农业部门的支持,对村里的田边地角进行翻耕、施有机肥等土壤整治,新开辟出100多亩地。目前,野猫水村黄金李的总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丰产期预计亩产可达4000斤。可眼下,大家又担心起销路问题,于是议事长又召集村民们开起了“邻里议事会”。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村委会主任 冉从巍:我们这个李子的成熟期,刚好就是我们夏天这个避暑的高峰期,(游客)几乎有万把人,一个人一天吃斤把,也可以搞万把斤,是不是?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村民 冉龙胜:如果好,明年我还想还多发展一点。
村委会主任算的这笔账,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种植技术和销路都有保障,村民们信心大增。
“今后村里面不是也还有专家来给我们指导,我们共同学习。但是搞,大胆的搞。我就相信你那种敢做敢当的精神,你是我的这个学习榜样。一起把那些东西把它搞好。”
野猫水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毗邻318国道,风景优美,每年避暑季接待游客2.2万人次。黄金李成熟后不仅能出售,还能让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预计黄金李丰产后户均增收30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8万元左右。野猫水村通过鼓励村民对身边大小事畅所欲言,实现了“小事自己办、大事商量办、易事马上办、难事联合办”。
恩施州利川市团堡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易上杰:最大限度激发群众智慧,让群众在乡村治理中唱主角,探索出一条群众自发实践,支部组织引导,逐级推广运用的乡村治理新路径,求得基层治理效果的最优解。
繁荣村: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广场上、院子里,村民说,村干部记,随时都可召开的邻里议事会,议出了产业发展的“金点子”,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作为恩施州农村基层党建“百村引领、千村提升”行动引领村之一,野猫水村通过“邻里议事会”已形成“邻里提、邻里议、邻里解”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如今利川已打造“说事”示范院落151个,设立“议事点”1300余个,形式多样的“说事会”最早是在利川市沙溪乡繁荣村的土家小院里开起来的。
繁荣村位于利川市沙溪乡,过去村里以茶叶种植为主,现在慢慢走上茶旅融合的路子,这得益于“小院说事”聊出的好点子。2022年10月,合村并组后的繁荣村人口多产业薄弱,基层治理遭遇重重困难,为让两村居民尽快“融合”,村支书杨先然就常在村民家院子里问需求,谋出路。
恩施州利川市繁荣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先然:当时我们那个老党员姚光前同志就提出了,既然我们在院子里面开会,是我们自己的人在这里面开会,那我们干脆就是叫“小院说事”。
茶叶种植是繁荣村的传统支柱产业,多年来已累计发展出2900亩茶园。可近年来,村里广泛种植的马口茶因为开采时间晚,导致茶农收入下降。
恩施州利川市繁荣村村民 杨桃香:收的人觉得品种这些不好,我们这里(采茶)又晚得很,像别处农场的采了,我们这里茶才发芽。
为此,趁着采茶间隙,茶农们聚在村民吴见阳家的小院里,商量茶树改良的事。
恩施州利川市繁荣村说事长 腾术灯:我们以前栽那些老茶苗吗,现在基本上是不大行了,搞点好品种改良,要提高我们农民的那个经济效益。
恩施州利川市繁荣村村民 龚朝明:现在就是换那个黄金叶,有三四年没得个人收入。
茶树改良是大家的共识,但听说换茶苗期间的3-4年都没有收入,村民们又犹豫不决。吴昌丕是村里的茶叶种植大户,村民们的顾虑他也曾有过,但了解过黄金叶茶苗的特点后,他对换茶苗的事信心满满。
恩施州利川市繁荣村村民 吴昌丕:虽然最近几年的收入要是单薄一些,但是在来年3至5年以后,很可能是目前茶叶的两至三倍的产量。
经过充分讨论,在村干部的见证下,大家通过举手表决,同意更换黄金叶茶苗。2025年2月,村支两委争取到和美村寨建设项目资金140万元。这些资金将通过奖补的方式,支持村民开展茶苗改良、传统房屋更新、基础设施完善,从而推动繁荣村的茶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恩施州利川市繁荣村村民 腾树然:我们有40多栋吊脚楼,现在基本上处于闲置,把那些木质房把它打造了,打造一下把它改造了,让这些人能够住下来,既丰富了旅游景点,也丰富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恩施州利川市繁荣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先然:我们村里将会对接他们(村民)一起把他们的这些营业执照和这些证件给他们全部完善。还有就是对我们的农庄进行一个统一的标志的打造,让人家知道我们这个地方有农庄,有吃饭的地方。
近三年,繁荣村集体年收入实现三倍增长,预计未来3至5年有望达到30万元。截止今年4月,繁荣村共组织“小院说事”375次,收集村民意见建议620条,解决率达98%以上,真正让群众从听众转变成“主角”。
恩施州利川市沙溪乡党委书记 陈伦锋:过去我们要村干部召集开会,现在的群众喊村干部去开会,群众的自主性、积极性都有了根本性地转变,话语权又回到了群众手中,群众真正成了乡村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近年来,利川市通过建立“广泛提、现场议、分级办、全程督、公开评”闭环管理机制,邀请村民代表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对办理进度、办结成效、干部作风等进行监督点评,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恩施州利川市组织部副部长 谭大勇:探索搭建邻里议事会平台,健全组织体系、建立联动机制,打造说事院落151个,设立议事点1300余个。2024年以来,集中办成了3900余件实事、难事、烦心事。在一次次议事干事中,群众与党员干部走得更近、凝聚力更强、办事效率更高。
“小院说事”模式给基层治理带来的变化,在利川各乡村遍地开花,先后入选湖北省城乡社区治理十佳创新案例、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利川台 叶剑峰 建始台 李书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