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营商”到“赢商”——宜昌驰而不息优化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我的宜昌  2025-05-13 19:41:57
分享到:

俯瞰宜昌

城市澎湃着发展活力

二季度

总投资1368亿元的

221个重大项目开工

一季度

宜昌全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总量301.61亿元

居全省第2位……

持续优环境、强服务、激活力、促发展,宜昌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邦普、骋风而来、万华、多氟多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落户宜昌,一幅充满生机的营商画卷正徐徐展开。

“五办”贴心留企

4月底,楚能宜昌基地,大型吊装设备将白色集装箱吊起,准备运送上车。厂房内,140余台集装箱整齐排列,将被陆续送往青海地区。

“5MWh集装箱主要用于风、光发电的中转,它们耐寒耐热,在高海拔地区可以将电能稳定输入国家电网,保障安全用电。”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集装箱生产经理韩辉说。

从三大基地建成投产,到5MWh集装箱亮相,再到储能产品出货量排名全国第八、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跻身全国前15,这家成立不足4年的新能源锂电池企业,年产能规模已超110GWh,有效产能位列全国前五,2024年电池出货总量位列全国第八。

2022年

楚能落户宜昌

33天完成1191亩场平工作

49天完成全要素审批

实现当年签约

当年建设

次年投产

创造了“楚能速度”

“服务专班的同志们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叫‘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焦林森说,“正是这样的服务呵护楚能一天天茁壮成长,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实现更大的产值突破。”

为解决项目建设“拿地难、成本高、流程繁”等问题,宜昌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创新推出集成办、集约办、容缺办、智慧办、精准办的“五办”服务模式,将原本管理项目建设变为服务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宜昌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136名“首席服务员”全程提供“伙伴式”服务,总投资逾百亿元的宜都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项目22天达到进场施工标准,总投资120亿元的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签约42天后正式开工……

在去年举办的全国营商环境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宜昌打造项目建设“五办”服务模式激发投资活力》案例入选,为湖北唯一,并在全国推广。

数智赋能便企

“去年12月中旬,我们的账户突然收到两笔钱,一共15万元。”宜昌市顽石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峻说,政府部门突如其来的打款着实让自己吃了一惊。

在与相关部门核实后徐峻发现,原来这是企业“进规”后的奖补资金。

徐峻的感受并不是个例。

为让政策直达快享,宜昌市对62万余家认证企业精准画像、智能匹配。汇集减税降费、资金奖补等12个类别共259项政策文件,实现惠企政策精准推送。3.24亿元惠企资金以“免申即享”方式直达数千家企业。

数智赋能让服务无感而企业有感。

“以前,农产品出口退税需要准备6至12份资料。现在,只用提供相关资料,税务在线上查看生产流程,审核单据资料后,当天就可完成退税。”

去年8月

宜荆荆都市圈

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上线

该平台与湖北单一窗口

用户管理系统和数据互联互通

具备全球贸易信息

服务资源市场、智能辅助申报

三关合一等20余项服务功能

市商务局口岸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平台上,通过“智能辅助申报”应用,外贸企业报关费用从200元/票降至165元/票。通过“三关合一”应用,国际快件申报时间从13.5小时缩短至3小时,通过“RCEP综合服务”应用,企业最优税率查询耗时从“企业全网找”8小时缩短至“系统自动推”10分钟。宜港集团在平台上线的江海直达产品,较之前由上海发运每吨可节省运输成本200元。

“四上”培育强企

随着秭归脐橙伦晚上市,湖北我家优选商业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员工更加忙碌起来。

“这些包装全部由我们自主设计,通过插画的形式,将宜昌文化融入产品中,让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宜昌。”公司总经理许胜说。

我家优选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新型电商科技运营企业。起步那年,年营业收入不到22万元,距离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年营收不低于500万元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2023年,宜昌市启动“四上”企业招引培育工作,我家优选被纳入培育库,由市委主要领导领衔。

初创企业缺乏稳定的农产品供应货源怎么办?

“市委办公室帮忙对接,让我们有了3000多亩脐橙电商基地,还获得了五峰茶叶、长阳土蜂蜜等名优特产的资源供应。”公司董事长雷伏艳说。

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公司货源供应稳定,也有了更多精力进行产品研发。2023年中秋节前,企业推出自主设计的文创月饼。

为帮助企业打开销路,宜昌市委办公室工作专班积极搭建平台,在解决产品销售问题的同时,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文创产业打下了基础。

“不到一年时间,领衔领导来了3次,专班人员也是有呼必应,对于我们反映的问题,立即行动,有时候当晚就落实了。”雷伏艳说,2023年企业年营收超过500万元,顺利“进限”。

两年来,通过“四上”企业招引培育,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为企业协调解决用地、用工、用能、融资、生产、流通等关键环节困难,成功培育“四上”企业3764家。

把企业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2023年,宜昌市以行业为分类,定期召开政企恳谈会,面对面解决企业个性问题和行业共性难题。

“希望鼓励教授等人才深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转化科技成果,帮助企业解决创新难题,培养科技人才。”在全市数字经济产业政企恳谈会上,微特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道静提出诉求。

宜昌微特智慧谷孵化管理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宜昌市劳动就业管理局

会后,市科技局组织企业参加“技术经纪人百人联百校”、宜昌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推进会,微特智慧谷运营负责人作为技术经纪人代表与宜昌市科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约,为企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开展对接提供服务。

两年间

宜昌市委书记、市长

和164位企业家面对面沟通

解决重大困难诉求问题373个

企业满意率达95%以上

“要素红利”让位“创新红利”,“政策红利”让位“制度红利”,一个个蓬勃生长的市场主体,正构成宜昌“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景象。

2024年

宜昌全市净增经营主体11.65万户

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家

(来源 我的宜昌 记者 李阳 徐浩 通讯员 姚震)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