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92%成活率+600万元增收——黄梅这家育苗工厂如何跻身全省前三?

云上黄冈  2025-05-13 19:39:02
分享到:

5月7日,走进黄梅县小池镇,一座占地85亩的现代化育苗工厂里,一盘盘绿意盎然的蔬菜苗整齐排列,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这里是湖北萌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育苗基地,也是“80后”新农人“育苗大王”徐步升的发家起点。

这位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年轻创业者,以科技为犁,深耕乡土,凭借工厂化育苗技术和智能农业设备,将蔬菜种苗成活率从70%提升至92%,年培育种苗超7000万株,多途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超600万元。

从普通大学生到“育苗大王”,从单打独斗到带动千户农民增收。问及创业心得,徐步升笑着说:“我觉得我的创业经历就像打游戏闯关,一边‘打怪’一边积累经验,走着走着就到了现在。”

刷经验——从“菜鸟”到育苗高人

回乡在农业领域创业,徐步升的“初始装备”只有一纸文凭和满腔热血。

2009年暑假,就读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徐步升为毕业论文回乡调研,意外发现家乡黄梅蔬菜产业的发展短板——传统田间育苗成活率仅70%,靠天吃饭,农民收入较低。

这份调研报告让徐步升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也为其4年后返乡创业提供了思路:“若能用科技改变育苗方式,或许能改写家乡农业的命运。”

毕业后,徐步升并未急于跻身创业赛道,而是选择“组队刷经验”:辗转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农业企业,白天在农场学习嫁接技术、育苗管理,夜晚研究行业报告、参加种业博览会。三年时间,他解锁了工厂化育苗、智能温控等核心技术,并结识了一批行业专家,为返乡创业打下基础。

2013年,徐步升带着“让农民用上好苗子”的初心回到黄梅,在小池镇创办了“小农夫农技服务中心”,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迈出了创业第一步。

创业初期,徐步升的“小作坊”仅有5名社员,种苗供应面积不足500亩。面对资金短缺、技术推广难、市场认可度低等难题,徐步升说:“农业需要耐心,更需要创新。”

2015年,他成立黄梅县小农夫蔬菜种苗专业合作社,推广嫁接技术,将苦瓜、冬瓜的移栽时间提前半个月。同时,凭借长期提供免费技术咨询,徐步升逐渐赢得农户信任,当年合作社社员增至50人,种苗辐射面积突破3000亩,帮助社员增收300万元。次年,他创办湖北萌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工厂化育苗领域。

攒装备——科技武装的“育苗工厂”

闯过新手关的徐步升深知:想要在农业赛道“不掉血”,必须升级“装备库”。

2017年,黄梅县政府计划在小池镇建设鄂东蔬菜种苗资源与示范中心,徐步升凭借技术实力赢得政府信任,以“拎包入住”方式承包项目。

政府投资1700万元建厂房,徐步升自掏腰包将“创业装备”升级——添置智能温室、自动化播种机、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将育苗成活率从70%提升至92%,工厂化育苗效率提升3倍,种苗辐射范围扩展至周边300公里。到2020年,公司年培育种苗超5000万株,带动种植户增收600余万元,企业一跃成为黄冈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徐步升看来,现代农业必须“向科技要效益”。走进萌升农业的育苗工厂,温湿度传感器、智能喷灌系统、物联网设备一应俱全,技术人员通过手机即可远程调控大棚环境。

“传统育苗靠天吃饭,我们靠数据说话。”徐步升创新推广配方基质育苗、机械化精量播种等技术,并与华中农业大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培养专业人才。2020年,他带着“蔬菜工厂化育苗”项目参加“创青春”湖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农业农村组金奖,成为全省农业创新的标杆。

2023年,萌升农业引入智能温控大棚和水肥一体化设备,获得政府200万元设施农业补贴。公司还拓展花卉、水稻育苗业务,淡季培育向日葵、石竹等经济作物,实现全年无休生产。如今,萌升农业的种苗远销浙江、江西、广东等地,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稳居湖北省种苗企业前三强。

扩版图——从“单机游戏”到“联机生态”

近年来,小池镇以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农业,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工厂化育苗)+种养基地+龙头企业的一二三产业配套体系。“我们将萌升公司列为全镇蔬菜产业链‘链主’,创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广工厂化育苗、智能种植等技术,带动农户走优质高效、绿色循环发展路径,农户亩均收益提升超20%。”小池镇农业干事王可顺介绍。

完成“安营扎寨”后,萌升农业继续“扩大版图”。2020年,在黄梅县政府对口支援团风县的政策引领下,徐步升抓住团风县政府高度重视育苗工厂化发展机遇,通过跨区域协作,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团风县萌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今,两大基地年育苗超7000万株,辐射种植面积8万亩,带动200余名农民就业,萌升农业正式升级为跨区域连锁品牌。

以萌升农业与黄冈、江西等地高校建立长期合作,累计培养实习生40余名,为农业人才储备力量。同时,每年举办20余场农技培训会、开展100余次田间指导,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60余个。2021年,萌升公司被授予“全国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徐步升也荣获“湖北省十佳农民”“黄冈青年五四奖章”等称号。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农人’。”回首创业路,徐步升感慨道:“农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差事,而是充满科技与机遇的朝阳产业。智慧农业赋能千年农耕,这片土地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创业者说】

农业需要“新农人”

十年前,我带着福建农林大学的毕业证书回乡创业时,很多人不理解:“读了大学还回来种地?”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片土地需要的不只是汗水,更需要知识和科技的浇灌。

现代化迅猛的发展,对农民这一行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只依赖传统经验,农业就产生不了良好收益,只会日渐萎缩。中国农业的未来,需要新农科学子的主动参与、积极建设。

每年接待大学生实践团时,我总说:“农业不是面朝黄土的宿命,而是用科技改写命运的机会。”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注农业,我相信土地从不辜负耕耘者,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这场“新农人”革命,让智慧农业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