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督进行时丨荆州公安:立体监督 守好秀美崇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荆州公安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主责,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内外发力”的立体监督格局,以监督促整改、以整改促长效,为崇湖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保驾护航。
崇湖流域涉及3个乡镇13个行政村,人口达3万人,周边村民以养殖为业,大量尾水曾对崇湖生态造成威胁。围绕破解人湖关系难题,公安县纪委监委横向联动环保、水利、农业农村等7部门,组建监督专班,建立健全综合治理、互联互通、会商研判、督办推动、力量统筹五项工作机制,梳理总结部门履职、群众诉求、项目推进、水土保护等7大监督要点,在专项监督、案件办理、督促整改上形成合力,推动治理由“单打独斗”向“集体作战”转变。2024年以来,监督专班通过跟进监督,推动整改问题26个。
荆州市公安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 孟洪亮:为破解崇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监督中力量分布不均的难题,我们创新“室组地巡”监督机制,整合多方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为避免监督“走过场”,公安县纪委监委对整改情况全程跟踪,通过现场核验、群众回访等方式,查处非法捕捞、监管失职等案件24件,处理处分38人,确保问题“清仓见底”。
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中心工作人员 裴宇:县纪委监委的监督不仅指出问题,更帮我们厘清责任,明确整改路径,如今尾水处理规范了,村民环保意识也显著提升。
荆州市公安县麻豪口镇荆丰村村民 桑明东:如今的崇湖水清岸绿,再也闻不到臭味,村里还发展了生态旅游,收入翻了一番。
通过多部门共同发力,崇湖流域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近年来,崇湖片区年减少尾水排放1142万立方米,整体水体水质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部分断面好转为Ⅲ类;年旅游收入同比增加700万元,农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倍增、超千万元,片区周边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超过30万元,新增百万村1个,50万元村4个……
荆州公安县纪委常委 文年春:下一步,我们将深化立体监督模式,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崇湖水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实现)“人湖共生”目标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施为 万力源 公安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