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 | “95后”湖北媳妇李宗蒙:随夫返乡 为近百家创业团队“筑巢”
在宜昌,“95后”湖北媳妇李宗蒙随夫返乡创办孵化器,一年多时间里,这家孵化中心以“共享工位、资源共享、经验共融”的创新模式,在当地激发出返乡创业的浪潮。目前,这里已入驻93家企业,孵化出30多家自主成长企业,年创产值5个亿。今天新时代的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95后”的创业领头人——湖北媳妇李宗蒙。
走进宜昌智行合宜孵化园四楼,一间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小空间内,容纳了四家企业的近10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就是李宗蒙的工位。
记者:这么小一工位吗?你可是老板。
智行合宜(湖北)孵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蒙:因为我们这边总共是8层93个企业,尽可能的我们就缩减自己的空间,让出去给企业和创业者们。
“一位难求”成这家孵化园的常态。2020年,云南昆明的李宗蒙留学日本回国后,入职嘉兴电商产业园做运营,结识宜昌小伙何峻。两年后何峻考上三峡大学研究生,二人商议回宜昌。2023年,李宗蒙凭互联网资源与电商运营经验,创立智行合宜孵化中心,打造全场景产业孵化生态。但园区装修关键期,其合作伙伴因资金问题撤资。
智行合宜(湖北)孵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蒙:本来以为是绝望了,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政府)各个部门都给了我很大帮助,去帮我去对接招商资源、一些融资的渠道,还帮我去对接一些行业内的有资源的人。
2024年初,4000㎡孵化园正式运营。园区结合直播、视频等热门技术,打造内容制作、物流售后等一条龙服务,化解创业团队“痛点”。返乡青年郭昌宝的电商企业“峡城人家”入驻后,因有农产品设计拍摄需求,李宗蒙联动园区多支创业团队“抱团合作”。去年,该企业云端销售额达2亿元。
宜昌峡城人家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郭昌宝(返乡青年):整个孵化园区的话,把我们一些中小企业串联在一起,业务有重叠有交叉的可以相互合作。
湖北宜昌前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宸(返乡青年):每月500元一个工位,资金压力会小很多。
返乡青年肖磊属于“二次创业”,随着业务不断扩展,一时难以招到技术人员,孵化中心随即联系人社局部门和高校,为企业精准对接所需人才。
湖北川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磊:我以前一般都是单打独斗,既能从她身上学到一些思维方式,互联网+的思维,又能获得她的帮助,可以的。
通过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园区吸引力渐增,新团队纷至沓来。李宗蒙的“创新生态园”面积由4000㎡扩至1.2万㎡,成为400余名青年创业者的逐梦起点,返乡青年占比超五成。
智行合宜(湖北)孵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宗蒙:我也是被这里的营商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所吸引,所以爱上了这里。下一步的话,希望我们能够在三年内能够成为省级的孵化器,在五年内我们能够争取达到国家级。
(长江云新闻 宜昌站记者 张琼 乐城 刘永逸(实习) 责任编辑 李媛 谢宝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