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季度经济观察 | 进出口额同比增长近五成 东盟稳居湖北第一大贸易伙伴
今年一季度,湖北对东盟进出口额突破392亿元,同比增长46.2%。自2021年起,东盟已连续四年稳居湖北第一大贸易伙伴。远隔3000公里,东盟为何与湖北紧密牵手,来看记者的观察。
夜晚,花湖机场的货运区灯火通明,来自泰国曼谷的货运班机,卸下山竹等新鲜水果,装上湖北产的汽车配件,掉头飞回泰国。这种“南果北械”的贸易场景,已成为湖北与东盟合作的日常。地缘相近、产业互补,近十年湖北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年均增长超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秘书长 刘凯:东盟新兴经济体对湖北工业制成品、汽车零配件等有较大需求,湖北对东盟的特色消费品、农产品有持续(增长的)需求 ,东南亚地区是海外华人华侨重要聚居地,在经贸往来中能发挥非常独特的(桥梁)作用。
得益于湖北大力推进“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东盟与湖北的合作,正从商品贸易向技术协同深化。以黄石东贝机电为例,生产的压缩机产品作为核心零部件出口东盟,一季度销量同比去年翻了一倍。而东盟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竞争力明显,光电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与东南亚的组装能力完美互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秘书长 刘凯:技术梯度差异促进了双向投资和技术转移,形成“中国技术+东南亚组装”的产业分工模式,产业链、供应链将进一步深度嵌入,湖北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也推动湖北与东盟经贸往来日益紧密。东盟十国全部为RCEP成员国,RCEP关税减让政策让双边往来贸易互享优惠关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降低了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的壁垒,东盟也将利用中国投资机遇,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省内来看,举办多年的湖北—东盟博览会,搭建产销对接窗口。另外,交通线路不断扩充——武汉、宜昌班列直达老挝;阳逻港开行到越南、印尼的直航货轮;花湖机场货运航班直飞越南河内、孟加拉达卡等,运输成本和时间大大压缩。
黄石海关副关长 许一平:用好AEO企业“金字招牌”,并给予优先办理通关手续 ,降低货物查验率以及减少稽核查频次等多项便利化举措待遇。
武汉新港海关口岸监控科科长 杨文涛:指导企业运用“船边直提” ,抵港直装等便利监管措施,提供进出境船舶7×24小时服务,通关零延误。
(长江云新闻记者 程德明 卞勇 黄石台 陈田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