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吴艳妮秀核心力量训练引发全网模仿热潮 运动专家紧急叫停

长江云新闻  2025-05-06 18:28:31
分享到:

近日,知名运动员吴艳妮的一段有关核心力量的训练视频在网上爆火,并引发全网模仿热潮,医生、健身教练等相关专业人士提醒,这类爆发性的核心训练存在较高风险,非专业人士切勿盲目跟风。

教练盛赞吴艳妮核心力量:国内女子运动员“天花板”级别

视频中,吴艳妮双膝跪地,双脚固定,双手背后,仅靠髋部发力驱动身体缓慢前倾至与地面平行,随后迅速回缩至起始姿势,一气呵成完成8次重复动作,力量和控制力拉满。这段训练视频在网上传播后瞬间爆火,评论区留言如潮,网友们盛赞吴艳妮的核心力量:“这腰腿力量,绝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恐怖的力量。”“真的很强很强。”......

全网也开始竞相挑战,别看吴艳妮的动作行云流水,但网友们模仿起来,还真不容易。不论男女老少,亦或是学生、运动达人等,几乎都“翻车”了,真正勉强做起来的人,少之又少。视频中,一旁的教练表示,吴艳妮的这个动作,在国内女子运动员中,属于“天花板”级别。

保持健身习惯6年多的长江云新闻记者也尝试了一下该动作,但刚俯身前倾,就感觉大腿后侧肌肉和腹部开始不停颤抖,身体在即将触地的瞬间失控坍塌倒地,整体感受下来,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专家提醒:该训练考验多部位力量,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腰肌损伤等

从事健身行业近十年的教练吴林告诉记者,该动作和北欧挺有点类似,需要强大的大腿后侧力量以及腰腹核心力量作为支撑,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健身教练,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很多人说能够做‘人体旗帜’的运动达人可以轻松完成吴艳妮腹部核心挑战,但其实是两回事,前者主要靠手臂力量、握力以及核心力量,后者是整个人的身体完全放下去,侧重发力点不同。”

武汉市第四医院常青院区康复医学科负责人许德龙介绍,吴艳妮所做的训练,双膝跪地支撑全身重量,对膝关节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髌骨软骨有磨损、损伤,或者患有髌骨软化症等情况的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来说,反复屈膝极有可能导致软骨脱落,甚至诱发急性滑膜炎。

在身体前倾和回弹过程中,腰背部需保持高度稳定,如果核心力量不足,很容易出现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等情况,许医生举例说:“在平时的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甚至做‘小燕飞’动作做急了一点,就导致腰椎小关节紊乱,更何况这种更高难度的训练。” 此外,许医生还表示,该训练的挺身阶段主要依靠腘绳肌与臀肌爆发式发力将人体拉起,该肌群位于大腿后侧,普通人平时很少练到这个部位,轻易尝试,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大家切勿盲目跟风,伤身且无效!”他说。

普通人和专业体育运动员训练基础存在差异性,据悉,吴艳妮的日常训练包括每日负重深蹲120公斤、动态滚腹轮等高强度专项训练,普通人的肌肉耐力和关节强度难以匹配。

科学锻炼:遵循两大原则,避免运动损伤

面对当下全民健身热潮,如何科学健身?许医生开出了“安全处方”。

首先,要精准评估,避开“能力盲区”。健身人士必须对自己的肌肉力量和关节健康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切不可超出身体负荷强行为之。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也有所差异,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如果训练中出现关节疼痛、头晕等症状,要立即停止并就医。

其次,要循序渐进,遵循10%增量法则。健身人士运动量、组数、负重、运动时长等应按照每周10%左右进行递增,注重训练质量,避免急于求成,给身体适应时间,“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无需刻意追求大负重,利用自身体重进行锻炼,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还能有效降低受伤风险”。

记者手记:跟风健身当避盲目 健康为先

如今,“吴艳妮挑战”已成为社交媒体热门标签,无数跟风者用“翻车视频”证明:惊艳动作背后,是千万次枯燥折叠的腰腹磨砺,是年复一年与酸痛较劲的“笨功夫”,时间与汗水,才是真勋章。

与此同时,近年来,从明星健身视频到网红挑战,社交媒体上的运动风潮不断更迭。但此类挑战往往以流量为导向,忽略了个体差异和科学性原则。公众在参与时应结合自身条件,以健康为第一目标,避免为追求“同款”而忽视潜在风险。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益恒)

责任编辑 张益恒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