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点》| 文博寻宝季:商朝大铜钺,藏着怎样的权力密码?
大家好!我是来自秦代的 “喜”,又带着新奇的文物故事和大家见面啦!今天咱们把目光聚焦到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这里出土的一件宝贝,堪称解开古代权力奥秘的 “金钥匙”—— 商朝的大铜钺!
图片来源:黄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盘龙城遗址那可是位低调的 “历史大佬”,往湖北黄陂一蹲,默默憋了三千多年的 “大招”。考古队一铲子下去,好家伙!这把青铜钺直接 “C 位出道”,长 41.4cm、刃宽 26.7cm,比成年人的手臂还长,往展柜里一放,气场直接拉满,活脱脱像从商朝快递过来的 “权力说明书”!
图片来源:黄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第一眼见到这大铜钺,我直接被它的 “高颜值” 征服!整体造型又长又扁,弧形刃口寒光闪闪,仿佛在说 “生人勿近”;宽大的钺身像古代版 “压迫感制造机”,扛在肩上走路都带风!
更绝的是上面的纹路 —— 肩部和两侧爬满夔纹,夔纹尾部还藏着密密麻麻的细蝉纹,线条刻画得比现代潮牌 logo 还带感!古人这手艺,放现在都能拿 “非遗大师” 认证!
你以为这只是把大号斧头?大错特错!在商朝,这可是 “权力天花板” 的象征!普通士兵扛长矛,将军拿戈戟,而军事统帅必须手握大铜钺!想象一下,商王把这沉甸甸的家伙往统帅手里一递,就相当于颁发了 “最高军事委任状”—— 拿着它,能指挥千军万马,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虽然它砍不断长江水,却能在战场上 “砍” 出一条权力之路,哪个士兵见了不吓得腿软?
【涨知识】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王” 字的逆袭之路】
家人们!你敢信 “王” 字竟是靠一把斧头逆袭成汉字顶流的?甲骨文里的 “王”,活脱脱就是把大斧头(钺)的简笔画,合着在古代,谁能抡得动这 “权力象征物”,谁就是部落 “扛把子”!
到了金文时期,“王” 字开始偷偷 “整容”,斧柄上加一横,瞬间从 “糙汉子” 变 “精致 boy”;小篆更绝,直接整出三横一竖的 “天地人我” 豪华套餐,主打一个 “唯我独尊”!等发展到隶书、楷书,“王” 字彻底走极简风,但骨子里的王者之气,比火锅底料还浓!
从能砍人的斧头,到稳坐汉字 C 位,“王” 字这波逆袭操作,妥妥能拍一部《汉字变形计》!
下次去湖北省博物馆,可千万别错过这位 “商朝顶流”!凑近瞅瞅它的纹路,说不定三千年的权力密码,就藏在某个神秘的花纹里!
编辑:郭新峰
审核:杜雅婷 杨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