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里的长江文化 | 舌尖上记忆:土家“立夏坨”
长江云新闻 2025-05-05 21:57:32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恩施清江边的土家寨子忙活开了,乡亲们包出热乎乎的立夏坨,这口传承了百年的节令美食,藏着土家人对土地的感恩和对团圆的期盼。
一大早,恩施州建始县长梁镇陇里社区的黎润际就和表姐忙活开了。木盆里泡着七成糯米、三成大米,一人推磨、一人舀勺,雪白的米浆顺着磨槽往下淌,磨好的浆用粗布袋子吊在房梁下,慢慢沥干。
恩施州建始县长梁镇陇里社区居民 黎润际:我们立夏时节都有吃立夏坨的习俗,在农忙季节的时候多吃点立夏坨,就比较有力些(干活)。
趁着滤浆的功夫,姐妹俩去菜园摘莴笋。立夏前后的莴笋最是鲜嫩,配上年节腌制的老腊肉包进立夏坨里,咸香爽口!
恩施州建始县长梁镇陇里社区居民 黎润际:腊肉馅加当季的蒜头、莴笋,这就是咸口味的,再就是甜的口味,加芝麻、花生米、红糖、猪油。
沥干的米浆成了糯米团,揉面得使巧劲。将面团分成拳头大小的剂子后,亲戚朋友便开始一起包制立夏坨。椭圆的,包的是腊肉莴笋,给下田插秧的人,圆的,包的是红糖芝麻,给老人孩子,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
恩施州建始县长梁镇陇里社区居民 谢端桃:我们这是石磨推出来的面,它的颜色很白,吃起来也很筋道。
二十分钟后,热气腾腾的立夏坨端上餐桌。它不仅滋养着人们的味蕾,更传承着人们对传统的记忆与乡愁。
黎润际女儿 杨云娇:不管在外面还是回到家的时候,一到立夏我总是会想起我妈做的这口立夏坨,也代表我们一大家人,一直会健健康康、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长江云新闻记者 孙勇 建始台 方誉曼 颜龙 通讯员 唐旻 彭薇 邓雯文)
责任编辑 吴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