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丨擘画高质量发展的“江城蓝图”

长江云新闻  2025-05-05 19:06:58
分享到:

春末夏初,万物勃发,一场关于民营经济的浪潮正在江城武汉涌动。4月27日召开的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不仅为“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行动注入澎湃动能,更以“20条硬措施”推动武汉民营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从改革开放初期汉正街的“扁担精神”破冰个体经济,到新时代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持续攀升,武汉民营经济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2024年,全市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百万家,达到102.5万家;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34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民营企业占比79.3%。民营经济始终是武汉经济大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武汉的发展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战略机遇叠加,“共建支点”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视察湖北时,要求湖北“努力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2024年11月视察湖北时,又赋予我们“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使命任务。从“努力建设”到“加快建成”,是从“殷切期待”到“现实任务”的转变。作为湖北省会城市、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责无旁贷,要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勇担责任、奋楫争先,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而写好“支点建设”这篇大文章,武汉既需要“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引领,更离不开“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支撑。当前武汉正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等措施多点发力,为新经济业态留足创新空间,让政策红利转化为广大企业的发展动力。

政策东风正劲,“楚材聚汉”恰逢其势。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发布的“20条硬措施”,首提“根企业”培育计划,勾勒出从“人才引育”到“创新供给”的清晰路径——70%的市级科技资金直投民企,发展耐心资本,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政府引导基金在天使基金、种子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达50%……这些“真金白银”的政策突破,既为初创企业托底风险,更为领军企业架起攀登阶梯。数据显示,2024年,武汉市新登记企业数达25.31万户,其中“四新”企业(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超六成。一大批高校毕业生、科技工作者、接续创业者、楚商创业者、草根创业者,成为武汉市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孔雀东南飞”的沉疴不再坚不可摧,“人到武汉才有为”的共识正在凝聚成势。

看当下,光谷企业聚芯微电子的射频芯片打入国际供应链,车谷芯擎科技的7nm车规级芯片获国际车企订单,黄陂回归企业家带来81亿元投资......越来越多的“楚材”用脚为这座城市投下“信任票”,选择成为武汉“根企业”,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望未来,随着“三个优势转化”的深入推进,在武汉产业集群与重点产业链建设中,民营企业将以技术攻关筑牢链主地位,凭细分优势嵌入产业链关键节点,以“创新雨林”滋养“产业森林”,共同构建起“链主引领、配套协同、创新联动”的良好产业生态,为城市产业迭代升级汇聚动能。

长江奔涌,不舍昼夜。江城武汉与民营企业的故事,是一部相互成就的奋斗史。深耕武汉,就是深耕国家战略;扎根武汉,就能扎根发展沃土。让我们阔步在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春天里,同谱写“楚材聚汉 共建支点”的新篇章,让武汉民营经济的航船,在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投资武汉

责任编辑 许蓓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