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在湖北 创未来 | 陈敦熙:“膏”材生的梦想

长江云新闻  2025-05-04 20:23:53
分享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荆楚大地,一批批有志青年奋斗在广袤田野、企业车间、科研一线……践行着“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今天,我们走近一位00后“膏”材生,听一听他的青春创业故事。

儿时的梦想,你还记得吗?还在坚持吗?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这个东西我是从小学就开始学的,10年左右,我觉得打架子鼓特别帅。

坚持了10年的架子鼓,承载着年少时的自信和张扬,不过,在陈敦熙的童年里,还有一个更酷的梦想。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我们磷石膏库的附近,空气里面都弥漫着二氧化硫的味道,非常臭。小时候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就在我的心里面埋下了一个种子,就是想要用科技改变家乡的现状。

陈敦熙的家乡贵州省息烽县磷矿资源丰富,固体废料磷石膏的处理一直是难题。2020年,陈敦熙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那一刻,“用科技改变家乡”的儿时梦想,照进了现实。要变废为宝,把磷石膏变成超绝热耐高温材料,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这个就是从贵州带过来的磷石膏的原料,我们通过高温煅烧,能够产生大量的微孔,这个就是我们制备多孔隔热耐高温材料的天然优势,可能在别人眼里它是一种废弃物,但在我们眼里它是一种宝贝。

想法很好,但如何将这个想法从0到1,变成一项技术,再从1到2,完成成果转换,再从2到N,进行规模化生产?这是一条漫漫长路。陈敦熙“从0到1”的起步,就在眼前这个实验室。在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里,师生可以共享实验设备,登记表里密密麻麻写着陈敦熙的名字。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为我们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的实验场景,每个实验室、每台设备都配备了相应的指导老师。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胡南燕:我们也请了材料领域的专家,一起来讨论这个方案,给他提供资源的嫁接,发现这个东西也确实是很创新的。

实现的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磷石膏制备材料,是非常容易水化的,你看我们这个材料上面就会掉大量的粉,(当时)做了五六百个 ,全都是掉粉的。

面对失败,陈敦熙从未想过放弃,实验服上“科研很苦,坚持很酷”的字,正是这位00后创业者的态度。他仔细研究,发现了问题的根源,磷石膏有大量的氧化钙,和空气接触后,就会水化。于是,他想到了高温熔融包裹技术,这相当于给氧化钙穿上“隔离衣”,与空气隔绝。为了实现这项技术,两年时间里,陈敦熙不断失败,又不断重来。终于,2023年,实验成功。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我觉得我得把之前的样品留着,和现在的作一个技术对比,进一步得到一个更优的方案出来,给我一些做事的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信念。

这两年,湖北大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陈敦熙的梦想被更多人看到。去年,他和团队获得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他用获得的奖金注册了2家公司,带动了40多个同学加入,他们共同的梦想,就是专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突破。

武汉科技大学学生 陈敦熙团队成员 郭其闱:因为我是湖北黄冈浠水人,我的家乡它其实也饱受一些固体废弃物的影响,也是让我看到了我想做的一些事情。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其实现在作为投资人,他是不太愿意去投资一个种子项目的,他一定要求我们的项目,第一,中试已经成功,其次就是有订单,他才会投资我们的项目,但是正又是大学生最欠缺的一块。

眼下,湖北正在重构政府引导基金,特别提到要打造“从0到1”的种子投资基金群,为的,就是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来。为了找到合适的投资人,陈敦熙带着团队走访了宜昌、孝感等10多个城市,前不久,他在荆州找到了一家意向合作企业。

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李胤:今年学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启动了科技创客启航计划,推动更多师生创新创业项目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 陈敦熙:湖北目前对我们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是越来越大,我觉得我们是有很多机遇,只要我坚持做这样的一件事情,总会找到适合的合作伙伴。

写给未来的自己

未来的陈敦熙,荆楚大地的创新沃土正滋养着无限可能,想必那些凝结着你无数心血的科研成果,已化作燎原星火,照亮产业发展的道路。可能,此刻的你已立于行业潮头,但请记得,长江奔涌,始终不忘第一缕清泉的模样,希望你永远记得儿时仰望星空的纯粹。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金玉 田畅)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