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榜样炼成记 | “国家需要什么 我们就研究什么”

长江云新闻  2025-05-04 20:11:47
分享到:

今年湖北分别有1人1集体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获得集体奖,这个团队共有65人,青年人才占比超八成,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我们看到了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薄膜柔性传感器,它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使用过程中,难以检测内部状态的世界性难题。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成员 周何乐子:国外的传感技术还是以光纤为主,它很容易断,信号经常会发生断联。我们做了源头上的创新,直接用上这种别人没用过的传感技术。

成形仿真创新产品的诞生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单是复合材料成形仿真软件的数学模型,前后就改了数百次。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成员 丁浚纯:因为我们做预研性的先进工作,组里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允许你去试错,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验证的资源。

从“0”到“1”,从跟跑到领跑,“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信仰的力量在这里根植。早在1985年,团队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群毅然放弃高薪留美机会,响应导师号召回国,历时5年开发出的国产成形模拟系列软件,被誉为中国材料成形工艺优化设计的最强大脑;此后,周华民等新一代团队成员攻克系列数字化成形技术难点,于2012年开始研制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系列装备,历时十余年,成功研制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精准制造核心技术与装备”,还反向出口美日德韩等国家。2023年,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成员 刘梓楠:为我们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大家都感到比较光荣,所以也都有一种自发的驱动力。

40年,三代人,青春接力,团队目前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材料成形数字化技术研发队伍,他们研发的仿真工业软件在1000余家单位应用,解决了国外软件禁售难题;提出“表面模型”概念,破解行业30多年建模瓶颈。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负责人 周华民:我们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培养年轻人成长,让他们成为接班人,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

(长江云新闻记者 汪佳睿 唐清辉 程德明)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