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 | 黄周:青春洒田野 追梦新模“Young”
如今一批“90后”“00后”渐渐成为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1999年出生的黄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宜昌市远安县双路村,成为一名村后备干部。两年时间,他不仅深深融入了基层,还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助农增收。新时代的我们,一起来看黄周的“诗和远方”。
走进远安县国泰米业育秧基地,一盘盘秧苗长势喜人。黄周正操控无人机拍摄秧苗生长情况,帮助企业记录分析、精准管护和宣传推广。
宜昌远安国泰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功:黄周经常来帮助我们拍宣传视频,他还和同事到村民家中,统计社会化服务信息,现在村里营商环境确实很好。
今年26岁的黄周,是土生土长的双路村人,大学毕业后在武汉从事教育培训工作。2023年,基于“回农村闯”的初衷,他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村后备干部。
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双路村后备干部 黄周:我父母是农村的,我也在农村长大,我抱着想回农村闯一闯的心态,所以说我回到双路村来发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回到农村后,偏远清苦的生活和基层繁杂的工作,也曾让黄周感到不适。
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双路村后备干部 黄周:一是生活上不习惯,二是与村民年龄上有差距,沟通起来有困难。但是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我就要坚持走下去。
为了将年轻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带到乡村一线,黄周在走访群众之余,自学了植保无人机操作。他还和邻村青年们一起,尝试开展直播带货。通过一件件“小事”,黄周不仅融入了农村的工作和生活,还收获了大家的赞许。
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双路村村民 杨守勋:我是看到小黄长大的,现在他已经到村里上班了。每次我们有点什么事,跟他一打电话他就来了,工作做得还是很好很好,我们肯定要支持他帮助他。
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双路村党支部书记 杨鸿:现在我们村“两委”队伍逐渐年轻化,90后00后成为了主流。群众从开始质疑到现在认可,是因为年轻人回归之后,带来了敢想敢闯敢干的精气神,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技术,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如今的黄周,皮肤黝黑,已被大家当作“农村人”。目前,他正潜心研究农业经营管理,参与临沮农业专业合作社创建,致力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
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双路村后备干部 黄周:看到乡亲们脸上的笑脸,包括村子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我觉得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虽然我现在脚踏泥土,但是我也要仰望星空,梦想既已经落地生根,便立志要用最初的心去做永远的事。
人才兴则乡村兴。在宜昌远安,通过相关部门招引和培育,一批像黄周这样有活力、有知识、有情怀的青年实现回归,并真正融入基层,为广袤乡村带来了新气象、新希望。
宜昌市远安县洋坪镇党委组织委员 王磊:我们将从基础保障、学习培训、交友互动、乡情感召等方面入手,积极支持年轻人回乡发展。进一步营造能干事、干成事的环境,让有理想想干事的年轻人在乡村梦有所成。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张琼 远安台记者 伍玉华 虞顺意 通讯员 陈茜 责任编辑 蔡琛 谢宝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