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质生产力在湖北|鳝鱼宝宝的15天特训“学前班”

长江云新闻  2025-05-03 21:38:37
分享到:

仙桃在全国首次尝试“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为野生鳝鱼宝宝开设为期15天的“学前班”,提高鳝鱼入塘后的存活率。

在仙桃张沟镇黄鳝产业链基地,25000尾鳝鱼宝宝正在黄鳝炼苗这个“学前班”里,学习生存本领,适应从野生环境向人工养殖环境的转变。这些从安徽、江苏等地引进的鳝鱼宝宝,要通过两轮严苛考验才能获得“毕业资格”。

记者 刘飞:这是鳝鱼宝宝培训班“第一堂课”的地点,饮食区,在这要培育它们吃饭的能力,现在正好到了中午,我们来听一下它们吃饭的声音,可香了。通过这样的开口训练,能够让它们提升自己的捕食能力。

仙桃市张沟鳝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付大海:野生苗嘛,必须要投喂红赤虫加点饲料逐渐来驯化它,一周时间就可以喂颗粒饲料。

除了学会开口吃饭,鳝鱼宝宝们还要接受环境适应大挑战。这套新引进的“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能模拟户外水温变化,鳝鱼宝宝们就在这个“智能教室”里开启“第二堂课”。

仙桃市张沟鳝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付大海:主要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控制,比如水温,30度到35度这个区间,(黄鳝苗)的应激反应特别大,这个温度段就会淘汰一部分苗子,头往上的鱼和爬上水草台的鱼都是会被淘汰的。还有这种狂游的,其实是起了应激反应的,苗子缠绕在一起,这种苗子是非常好的。

经过15天特训,这批鳝鱼苗中,预计将有80%的鳝鱼宝宝能从容应对气温突变、噪音干扰等户外挑战,顺利“毕业”,并进入人工养殖塘。入塘的黄鳝存活率可提高到90%以上。

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村民 张大治:长势要比其他苗子要快,不容易发病,高出30%的产量。

仙桃市黄鳝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传宝:我们现在大概(需求)18亿尾左右,今年通过这个新模式,(野生种苗)能突破5亿尾左右,苗种更健康,也可以降低我们养殖户购苗的成本,基本可以解决养殖户购苗的需求。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飞 王戎 李理 仙桃台)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