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新智汇|荆州优秀企业家谈革新 话转型
4月30日,2025年“古城新智汇”企业家分享交流会(第一期)围绕“转型、突围、重构”主题,企业家们展开“头脑风暴”,传递发展信心,共谋开拓多元化市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塑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今年一季度的订单,是前年全年订单的总和,现在,我们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产品最远买到南美洲,从开始做出口到现在,订单增长了12倍。”“产品出口北美、南美、非洲、中东、独联体等地,去年外贸出口额达到5900万美元,今年还在上升。”“我们的滑雪装备出口美国、韩国等8个国家,年销售额增长约30%。”会上,湖北省山洪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山红、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磊、湖北翔驰运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章龙,向大家分享企业奋力拓展国外市场,收获一季度“开门红”好成绩。
为有效应对外贸市场变化,去年底以来,荆州积极谋划、提前部署,指导恒隆、玖龙、四机等对美重点企业,加足马力生产备货和出口,抢抓窗口期“能出尽出”“应出早出”,外贸呈现“抢滩式”增长。
“古城新智汇”既是企业家交流的盛会,也是凝聚发展共识、传递信心与力量的平台。
4月30日下午,2025年“古城新智汇”企业家分享交流活动(第一期)在楚文化数字产业园举行。(记者 肖琦 摄)
在座企业家代表表示,荆州制造扬帆出海,外贸数据亮点纷呈,不断开拓国际化、多元化市场,政策环境的有利条件、企业内在的发展动力和对未来更加开放、公平市场环境的期待给予企业家极大信心。
开拓海外新市场,策略、路径和行动也是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
“我们公司承办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辖区内企业免费提供15项“一站式”外贸全流程服务,致力于帮助本地企业更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湖北福坦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方斌说,公司通过境内外展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开展“点对点”服务,优先推荐本地企业产品。2024年,帮助金童、小胡鸭、希阳及博迪服饰等多家企业增加出口约3400万美元。
“关注中文供应链,发展新质生产力。”荆州网来云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郑耀武说,海外市场的华人市场十分活跃,当前我们正对接马来西亚华人商超谋求合作,帮助本地企业找准优势、升级产品,增加出口创汇。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呼唤着以创新为引领、担当为基石、合作为纽带的企业家精神。参会企业家纷纷表示,将秉持“不破不立”的决心,集攻坚克难之智、汇团结奋斗之力,积极融入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让高质量发展动力愈加澎湃。
在座企业家代表分享
各自企业面对经济结构性调整大局
在经营理念革新、发展路径转型
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对出口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给予建议
为与会企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
链接全球 共创未来
湖北福坦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董事长
何方斌
“我们为荆州企业免费提供15项一站式外贸全流程服务,助力本地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湖北福坦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方斌说,作为一家工贸一体的外向型企业,福坦威已在进出口贸易领域深耕20余载,公司产品涵盖服装、纺织面料、袜子、鞋帽、农产品、食品、汽车零部件、机械等多个领域,业务范围覆盖欧美、中东、东南亚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福坦威积极践行资源分享理念,在采购上优先考虑本地企业,还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量身定制参展计划,充分借助境内外展会平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福坦威利用自身的海外供应链资源,点对点向海外客户推荐本地企业的产品,帮助企业获取订单。
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外贸人才短缺、经验不足等问题,福坦威推出了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深入剖析并切实解决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拓展市场方面,我们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积极参加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展会和经贸推介会,以此提升大客户的成交率。”何方斌说,今年4月,福坦威组织多家企业参加第137届广交会,还带领10余家企业参加了第24届俄罗斯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及技术展。
何方斌介绍,未来,福坦威将加大在国内贸易方面的业务拓展力度,推动业务从跨境电商向国内电商转型。目前,这一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近400个跨境店铺已成功调整业务模式,开展国内电商交易。同时,福坦威还将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优化商品结构和运营策略,加大入驻国内主流电商平台的力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努力实现国内市场的新突破。
以智能制造助力油气装备升级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黄小磊
作为国内石油装备领域的重要企业,四机赛瓦聚焦油田装备、工具及控制系统三大板块,已建成覆盖高压注浆泵、井下工具等拳头产品的智能制造体系。“公司的产品不仅服务国内‘三桶油’,更远销中东、北美、非洲等地30余国,与贝克休斯、斯伦贝谢等国际油服巨头建立了长期合作。”在企业家分享交流会上,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小磊将公司发展侃侃道来。
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装配车间。(记者张梦瑶 通讯员王思奇摄)
资质与技术是行业站稳脚跟的敲门砖。四机赛瓦通过了API、ISO等20余项国际认证,涵盖质量管理、焊接工艺、产品安全等体系,这是参与全球竞标的“通行证”。同时,四机赛瓦联合权威机构打造了国内最严苛的高温高压气密封测试系统,单台设备检测成本超千万元,确保产品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
在制造业迈向数智化与绿色化的浪潮中,石油装备制造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近年来,四机赛瓦投入上亿元进行数字化改造:焊接车间引入60台智能机器人,关键结构件自动化焊接率达90%,质量一致性显著提升;AGV无人搬运车与智能立体库使物流效率提高40%;搭建了SDMS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监控。
面对未来发展,黄小磊信心满满:“公司将深化数字技术融合,研发智能控制系统,推动装备远程运维与故障预警。同时拓展新能源领域,开发页岩气、深海油气特种装备。通过‘智能化+国际化’双轮驱动,让中国高端油气装备在世界舞台占据更重要席位。”
匠心智造 绘制出海新图景
湖北山洪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山红
“作为扎根荆州的食品机械企业,公司依托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基础,实现10年10倍级业绩增长,并在今年第一季度创下订单量超过去2年总和的突破性成绩。”在企业家分享交流会上,湖北山洪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山红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山洪公司12年发展的亮眼答卷。
湖北山洪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张梦瑶 通讯员王思奇 摄)
山洪公司深耕荆州12年,以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浆及木薯粉咖喱等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在“一带一路”沿线20余个国家留下“荆州智造”的印记。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东南亚、非洲、拉美及东欧市场,其标志性设备在20余国的食品加工生产线上稳定运行。
“核心技术构筑竞争壁垒,人才战略培育发展动能。”刘山红在现场阐释了企业“双轮驱动”的发展经验。他说,站在新的起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山洪公司来说是历史性机遇。“我们带着荆州制造的匠心,在‘一带一路’上书写共赢故事。这份底气既源于企业创新求变的基因,更离不开荆州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在政府搭建的跨境合作平台助力下,更多“山洪式”企业正蓄势待发,共同绘制中国智造出海的新图景。
让自主品牌享誉全球
湖北翔驰运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章龙
“我们将通过深挖国内市场和在海外建厂两种方式,以此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在企业家分享交流会上,湖北翔驰运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章龙介绍。
湖北翔驰运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肖琦 张梦瑶 通讯员王文初摄)
湖北翔驰是一家走在全国前列的滑雪装备制造企业,企业自主研发的四点固定快穿固定器,打破了国外对行业关键技术的垄断,成为行业新的标杆。凭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等硬核认证,湖北翔驰已经跻身全球高端供应链。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如今全国“冰雪热”正火遍大江南北,与冰雪经济相关的产业,正在成为新的蓝海。
“湖北翔驰每年拥有超过30%的稳定增长率。”陈章龙介绍,公司目前85%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目前计划通过在东南亚以及土耳其等地开设海外工厂,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湖北翔驰还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宽国内市场,让自主品牌“翔瑞驰”在冰雪世界绽放光芒,让荆州品牌享誉全球。在今年3月,湖北翔驰赞助的运动员贺舒玉,获得FWT世界野雪巡回赛格鲁吉亚分站赛单板滑雪U14组女子冠军,进一步提升了“翔瑞驰”的品牌影响力。
陈章龙介绍,湖北翔驰通过自主研发滑雪板、固定器、滑雪靴三大系列主力产品,构建了集设计、研发、检测、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同时,还将致力打造“文旅+体育”的品牌模式。
破局国际市场 赋能跨境贸易
荆州网来云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
郑耀武
“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沟通与交流,依然是国际贸易交往的主流。”荆州网来云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郑耀武说:“跨境贸易的破局,关键在于重构本土企业与全球市场的连接方式。”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郑耀武介绍,在贸易端,要采用灵活布局。面对国际结算挑战,应采用“多币种结算+转口路径多元化”策略,其中,资金和货权这两个要素尤为重要。同时,还要对本地政策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面对国际关税问题,郑耀武说,要找到货物关税和服务关税的不同政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贸易活动。
在电商领域,首先可以通过“本地公司+本地仓”打基础,再通过“本土营销+中文供应链”吸引海外消费者。郑耀武说,以网来云商为例,其跨境电商产业已与马来西亚、尼日利亚等国家签订采购代理协议,并在吉隆坡建成1000平方米的“前店后仓”分销平台,实现货源与中东、中亚订单的高效匹配。荆州跨境电商产业建设的多语种国际站(IMALLCHINA)已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将百余种本土产品从糖果、大米到新能源设备推向全球,结合TikTok直播等新兴渠道,东南亚市场订单量显著提升。
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已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作战。郑耀武说,用好政策、优化物流、储备人才、更新技术,是本土企业出海的必修课,希望未来能探索更多“破”与“立”的智慧,为荆州企业出海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更好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