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达45家 总量居全国前列
长江云新闻 2025-05-02 22:02:18
随着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收官,在鄂全国重点实验室达45家,总量居全国第四。下面跟随记者探秘这支“科创国家队”。
在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培育芥酸含量低于5%、硫苷含量低于40%的高品质菜籽。这项研究,有望打破我国植物油原料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 林圣哲:可以把油菜往北扩繁,助我们把大豆和玉米生产的植物用油移到菜籽用油上面。
2022年以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创新发展需要,湖北积极推进在鄂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重组后的实验室必须明确一个主攻方向:要么专注“从0到1”的基础研究,要么攻关应用基础研究,要么抢占前沿科技。比如,重组后的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基础研究,研究农作物遗传改良密码。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张美冬:强调了交叉融合来组织队伍,包含我们植科院、生科院的,加上物理的、化学学科的老师,一起做最前沿的农业生命科学理论的创新。
湖北省科技厅实验室处一级调研员 郭嵩: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主,很多国外“卡脖子”的技术,我们可以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来进行攻克。
重组的另一重点是推进机制创新,形成一家单位牵头,多家单位参与的“产学研用”实验室架构。以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例,由长飞光纤牵头,联合中国电信、南方科技大学共同建设,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垂直创新矩阵。
光纤光缆先进制造与应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罗杰:我们与高校、研究院所、产业链上下游重要企业,构建了高水平、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很多成果在全球都是处于领先的。
数据显示,45家在鄂全国重点实验室涵盖农业、地球科学等众多领域,去年斩获了14项国家科技大奖。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旭东 谭思为 沈欣)
责任编辑 潘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