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五一”·健康出行指南 | 疾控专家提醒:踏青谨防“隐形刺客” 远离蜱虫叮咬风险

长江云新闻  2025-05-01 23:09:54
分享到:

“五一”假期,春暖花开,气温适宜,和家人或朋友,走进大自然,享受春日的美好。湖北疾控提醒,郊游踏青,警惕一个潜在的威胁——蜱虫叮咬。

蜱虫,又称草爬子、草虱、壁虱、八脚子等,通常生活在草地、森林、灌木丛等自然环境中,蜱虫通常会附着在动物或人类的皮肤上,通过刺入皮肤吸取血液来获取营养。蜱的体型较小,通常呈椭圆形,身体表面坚硬或软,成虫的体长大约为3—5毫米。蜱虫不仅会引发局部皮肤反应,更能传播多种疾病,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森林脑炎、巴贝西虫病等,部分疾病严重可至重症甚至死亡。

疾控专家提醒,户外活动时,尤其是春夏季踏青、登山、垂钓、徒步和扎帐篷等活动时,被蜱叮咬的风险较高,大家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穿过草丛和灌木丛、要穿着防护衣物、使用驱避剂、定期检查身体。如果带着宠物一起外出,也要定期检查它们的毛发和皮肤,防止蜱虫随宠物进入家中。如果发现皮肤上有蜱虫附着,请尽快清除。延迟去除蜱虫可能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清除蜱虫的正确操作方法:

用细尖镊子:选择干净的细尖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抓取蜱虫。如果没有尖头镊子,请使用普通镊子或手指夹住蜱虫取出,小心不要挤压蜱虫的身体。

均匀拉扯:用稳定、均匀的压力从皮肤上拉开。不要扭动或猛拉蜱虫。这可能会导致蜱口器脱落并留在皮肤上。

处理蜱虫:将活蜱虫用胶带紧紧包裹,放入酒精中处死,或用火烧掉,不要用手指压碎蜱虫。

清洗伤口:去除蜱虫后,用肥皂和水、酒精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双手。

如果在去除蜱虫后几周内出现皮疹或发烧,请第一时间寻求医生帮助。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艳利 通讯员 熊进峰 责任编辑 谢宝莹)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