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保障不“放假”,湖北各地各部门全力织牢安全网
五一假期首日,湖北为保障市民游客度过一个平安有序、欢乐祥和的节日,在各地景区、商圈、重点项目施工现场扎实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全力守护节日安全。
文旅:科技赋能与精细管理并重
护航游客安全出行
五一假期首日,神农架迎来旅游高峰期,在神农坛景区等重点区域实施“分批放行+潮汐疏导”策略。据神农架林区公安局木鱼分局辅警樊友能介绍,当地通过大数据分析预判车流趋势,在高速路口、景区入口等20余处关键节点部署专人执勤,累计疏导车辆超3000台次,有效避免交通拥堵。
与此同时,襄阳谷城县南河小三峡景区推出“水上运动+”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动静结合的旅游体验。为确保水上项目安全,景区每日对设备进行三次巡检,并配备充足救生设备及专业教练团队。负责人张微表示:“所有设备均通过严格检查,救生衣、救生圈储备充足,教练全程指导,确保游客安全。”
五一当天,在宜昌国贸大厦等商业综合体,人流高峰期的安全管理同样严密。商场餐饮区汇集70余家餐饮品牌,为应对客流压力,节前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覆盖食品进货台账、燃气设备等关键环节。此外,三峡游客中心、西陵峡快乐谷景区等地通过优化票务政策、规范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宜昌市有关领导在检查时强调:“要紧盯景区出入口及重点区域,从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基础设施:人防技防结合
筑牢施工与能源安全防线
在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湖北通过“人防+技防”双重保障机制,确保施工安全与进度两不误。5月1日,柴埠溪特大桥项目作为湖北首座高速公路与省道同层共建的斜拉桥,当前已进入合龙冲刺阶段,建设者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一线。中交二航局项目部技术主管江敏表示,现场构建了智能监测系统,结合班前安全交底制度,实现全时段“走动式管理”。“每日开工前组织全员晨会,明确风险点并检查防护设备,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全程巡查,杜绝违规作业。”目前,百余名建设者及10余台设备正全力推进工程。
柴埠溪大峡谷中大桥即将合龙
假日期间,湖北电力部门组织多支输电运检队伍,采用“人工+无人机”模式对超特高压线路展开立体化巡查。国网荆门供电公司智慧运检班副班长鲁彦介绍:“应用固定翼无人机等智能装备,50分钟即可完成30公里线路巡检,高效排查山火及外破隐患。”此外,宜昌城发葛洲坝燃气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强化燃气设施安全运行。有关部门在检查时叮嘱:“要增强群众安全用气意识,确保设备平稳运行。”
民生:多部门联动排查隐患
守护城市安全底线
连日来,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对餐饮、酒店、景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消防安全集中排查。武昌大队消防监督员康健表示:“节假日期间我们增派执勤力量,加强现场值守,确保万无一失。”
在仙桃市,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属地开展消防隐患专项整治,重点检查酒店、餐饮场所及“九小场所”。宜昌市夷陵区则通过视频调度会督查非煤矿山安全,累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27条。鄂州市应急管理局检查组深入地质灾害点,要求属地村委会加强巡查,并与地质监测部门保持联动。
5月1日,黄冈团风县应急管理局对湖北金贝壳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此外,从五一前开始,襄阳宜城市、孝感市、咸宁市、黄石市、黄冈市、十堰市等地就开展了安全生产检查行动,强调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例如,咸宁市在对某化工企业检查中发现9项安全问题,黄石市在美食街检查中督促6家企业完善值班制度,十堰市则针对小商品市场消防安全提出整改要求。
湖北各地各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通过科技赋能、精细管理、多部门联动等举措,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从文旅景区的秩序维护到基础设施的施工安全,从能源供应的稳定保障到民生领域的隐患排查,湖北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平安,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安心与祥和。
编审:刘征 李桓
记者:李琨 王太刚
编辑:刘蕊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