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去山海找答案 | 恩施来凤:鄂湘携手 文旅共荣

长江云新闻  2025-05-01 20:19:26
分享到: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牢记殷殷嘱托,湖北锚定“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力培育万亿级文旅支柱产业,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今天起,本台推出特别报道《去山海找答案》,沿着其中一条主轴——“神武峡”,去感受“山是凝固的浪,海是流动的诗”,第一集,走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酉水河边,钻溶洞,唱山歌。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小城来凤已在酉水河的波光中苏醒。河对岸是湖南的龙山,湘鄂情大桥如一道长虹横跨酉水,将两岸的烟火悄然串联。

记者 吴简雅:去山海找答案,今天我们来到的是鄂西南的小城来凤。在这里发现了来凤到龙山的一票通玩10个景区的门票,这张门票上就印着此行的目的地——卯洞峡。接下来,我们就要搭乘来凤到龙山的跨城公交车,去卯洞寻找传说。

记者 吴简雅:请问一下,您是哪里人?

恩施州来凤县居民 彭远宾:我是来凤的。

记者 吴简雅:今天是我第一次到来凤来,我们想去卯洞峡这个景区,您对这个景区有没有了解?

恩施州来凤县居民 彭远宾:这个可以啊,我们有时间经常去,山清水秀,可以坐船。

恩施州来凤县居民 张文倩:我也有这张票。

记者 吴简雅:你要去哪里?

恩施州来凤县居民 张文倩:我想去龙山的八面山景区。我之前去过卯洞峡,和龙山的八面山景区是隔着一条酉水河。很漂亮,我就打算这次去。

记者 吴简雅:那正好我们的行程是相反的。

经两位热心乘客的指引,我们才发现,搭反了公交车。好在这趟“龙凤公交”,10分钟一趟,往来穿梭两省,5年来,让两地的人们,轻松过河。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龙达公共交通驾驶员 李奎:常有游客坐反方向,不过我们这车多得很,我们两边司机的路都很熟,说是两个地方,其实和一个地方差不多。

在细密的雨丝中,我们抵达了卯洞峡,顺着土家幺妹的“迎客歌”登上游船,酉水河面笼罩着淡青色的雾霭,雨珠敲打水面,溅起涟漪。

记者 吴简雅:现在我们的游船就行驶在酉水河上,真的是“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一幅画卷。我们两边都是因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壁裸露在外面,再往前走就是卯洞峡最核心的景区卯洞了,传说当年是因为鲁班在卯时开凿,将酉水河穿过山洞,也就带来了来凤和龙山的一衣带水、共生共融。

恩施州来凤县卯洞景区导游主管 唐贤慧: 我们前面有一个洞穴,它是通往湖南飞虎洞的。湖南的阿哥阿妹来到景区,我们在这个卯洞里面还有对歌呢,土家族跟苗族的一起对歌,非常热闹。

湖南游客 闵女士:跟家人一起过来,沿途很漂亮,感觉很神奇,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2011年,湖南、湖北联手成立了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两地政府启动卯洞生态修复工程,清淤、固岩,开发了40多个溶洞景观,重现了摆手舞、惹巴拉等非遗表演,让千年船道变身“诗画长廊”。

恩施州来凤县卯洞景区副经理 唐一伟:现在五一的接待量的话,已经接到团队差不多有8000余人。现在一期步游道已经竣工完成,预计下半年开始对游客开放。后期的话我们要打造洞穴,让游客体验土司文化以及土家文化。

一条酉水河,孕育了两岸文明,也成为新时代文旅融合的“黏合剂”。夜幕降临时,千年酉水化身超级舞台,一场横跨两省的“酉水歌会”开启,来凤与龙山同步搭建舞台,两省非遗传承人在河面上演绎“水上对歌”。

恩施州来凤县酉水歌会演员 宋爽:我扮演的角色是代表龙山的苗族阿哥,龙哥。她代表的是来凤土家阿妹,凤妹。通过念白、歌曲、土家摆手舞、苗舞,来讲述我们(在)酉水河相识到相恋的过程,跨过酉水河,最终走到一起,也表达了两地的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今年以来,来凤与龙山以酉水河为纽带,推行一票通,跨省玩转10个景区;推出“生态康养线”“土家探源线”“红色研学线”三条跨省精品线路,实现“一河两省景,一票通双城”沉浸式无缝体验,成为文旅融合的流动名片。

恩施州来凤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肖媛恩:这一次我们试发行了2万张,通过这2万张门票的发行,预计今年五一假期,能够为两县各大景区带来近20万人次的人流量。

记者 吴简雅:这张小小的通票,带着一天旅程的温度,也让我们看见了两座城的默契。龙山县的公交车司机知道来凤县的山路,来凤县的导游也能讲述龙山县的传说,而现在,酉水河两岸的表演节目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两个小时之后,这些曾经响在不同山间的调子,将在河中央进行合唱。当我们跨越山海去寻找答案,其实答案就在脚下,文旅协同、区域协同,让这些间隔,变成旅行的下一站。

(长江云新闻记者 吴简雅 刘巧路 李亚敏 来凤台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