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小麦“争霸赛”,来认识下这些“麦圈明星”

长江云新闻  2025-04-24 15:31:44
分享到:

昨天(4月23日),湖北襄阳老河口迎来一场盛事,全省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这场大会可不一般,简直就是小麦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众多“麦圈明星”齐聚一堂,各展风采。

大会举办地湖北农发种业集团张集科研基地,是行业内的“超级舞台”,作为全国首批农作物品种示范基地和湖北小麦品种的核心展示平台之一,它每年可生产小麦良种7800万斤,能供应260万亩小麦用种,每年为湖北贡献17%的小麦供种量,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种业从业者、种植大户、科研人员纷至沓来,人气居高不下。

走进这占地567亩的“赛场”,仿佛进入了小麦的梦幻乐园。这里不仅空间广阔,还配备了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气象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系统等高科技装备,如同给小麦们配备了专属 “保姆团队”,从灌溉到气象监测,全方位保障它们的成长。基地承担着新品种审定、科研创新和提升品种质量等重任,是培育优质小麦的“秘密基地”。

在众多参赛“选手”中,“垦麦58”无疑最耀眼。2024年它刚审定通过,湖北农发种业就迅速将它推向市场,布局湖北、江苏、安徽、河南等地。2024年秋播时,由于需求量过大,企业在湖北襄阳、河南焦作、江苏盐城建起了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单品种繁种面积达10000 亩,预计能产出1000万斤种子。它不仅产量惊人,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亩产潜力可达700公斤以上,还具备抗赤霉病的“超能力”,在抗病和高产方面做到了完美平衡,实力碾压众多选手。

“鄂麦007”同样表现亮眼,它由湖北省农科院选育,是湖北省主推小麦品种之一。该品种熟期较早,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兼具南北品种特点,分蘖力强,耐湿耐旱,旱地水田都高产。在襄阳等地的种植实践中,“鄂麦007”凭借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产量表现,深受当地种植户的喜爱。在去年的恶劣天气条件下,许多品种产量受到影响,“鄂麦007”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产出,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可靠性。

“扶麦368”则是湖北本地的“人气王”,深受湖北种植户的追捧,还创下了多项湖北省单产记录。它用实实在在的产量数据,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成为众多种植户心中的“高产担当”。

鄂麦590同样表现出色,由鄂科华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联合攻关选育。它不仅是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还在品质上有着突出表现。在2023年全国小麦产业发展大会上,从328份小麦样品、158个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国标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 。而且在实际量产中,更是取得了亩产617.7kg的好成绩,远超全省小麦平均亩产 。

除了这些已经名声在外的 “明星选手”,现场还有24个展示品种,它们是未来湖北小麦界的希望之星。比如濮麦8062,已经通过黄淮国审和湖北省审定,由农发种业独家生产经营;龙晶麦198在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表现均衡,是接下来重点推广的对象;垦麦008,堪称 “抗倒伏小能手”,去年面对狂风暴雨,许多品种都被吹倒,它却稳稳挺立;漯麦83,刚完成黄淮国审,未来将在黄淮南片及湖北中北部大展拳脚;垦麦88是矮杆、大穗、中早熟的 “潜力新星”,有望进军黄河以北冬性麦区,开拓新的市场版图。

这场小麦 “争霸赛”,不仅是品种之间的较量,更是湖北小麦种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现场,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副所长、研究员朱展望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今年,湖北省农科院启动助力支点建设 5 大行动,把重大品种培育作为科技助力湖北省支点建设主要抓手,聚集多方力量共同发力,推动湖北省自育小麦品种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助力湖北小麦种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荆楚粮仓贡献科技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通讯员 谢娅

编审 柳芳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