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一条鱼”游出渔业发展新路径
今年一季度,湖北黄石阳新县水产品生产成绩斐然。生产总量约5.6万吨,同比增长4.22%,总产值约14亿元,发展态势稳中提质。在养殖模式上,稻渔综合种养成为亮点。目前,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10.6万亩,新增稻田升级改造1400亩 。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稻田抛荒问题,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增加了水产品产出,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三溪高低位循环水设施渔业
与此同时,阳新县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也不遗余力。在建尾水治理改造工程约1万亩,这将进一步改善养殖水域环境,实现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螃蟹养殖上,池塘螃蟹投苗4000亩,并大力推广“种青投螺”技术,为河蟹增产筑牢根基。值得一提的是,全县无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发生,为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阳新县多管齐下,技术与服务保障有力。春季渔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全面开展,保障池塘修整与标准化改造顺利进行。组织农技人员培训,县镇区联合指导苗种投放等前期工作,并发放《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手册》等1000余份,为养殖户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管理指导。
在苗种投放方面,全县累计投放约2万吨,生产5000万尾。阳新县水产服务中心农技人员积极走访苗种企业,推进亲本储备与繁育,致力于提高本地苗种覆盖率,减少对外地苗种的依赖,保障渔业生产的自主性和稳定性。
捕捞小龙虾
阳新县还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学习先进水产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深入本地摸排养殖池塘水域情况,调研企业发展方向与难题,为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提供依据与储备。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上,阳新县积极宣传绿色养殖、减量减药政策,倡导规范生产记录与低碳养殖模式。利用冬季休整期大力推进尾水治理工程,保障春投春放顺利进行,推动渔业从“量”到“质”的转型,实现渔业绿色生态与提质增效。
网湖鳙鱼
阳新县渔业发展正以“一条鱼”为纽带,串联起生态、经济、技术等多个维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下一步,阳新县将继续在渔业产业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渔业发展水平,让“百湖之县”的渔业名片更加闪亮,让“生态渔都”的梦想变为现实 。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王志
一审:胡凌露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