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创新开展基层中医药技术培训 助力乡村医疗能力升级
为全面提升乡村卫生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近日,湖北黄冈红安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县中医医院启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赋能计划”,通过“理论+实操”的创新型培训模式,对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开展系统化培训,进一步织密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诊疗服务。
理论实操双驱动 破解基层技术短板
本次培训以“精准需求、实用导向”为原则,聚焦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防治技术。县中医医院选派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等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讲师团,围绕拔罐、艾灸、刮痧、耳穴压豆等10余项易掌握、见效快的中医适宜技术展开教学。培训中,专家通过视频演示、真人模拟等方式分解操作步骤,并设置“一对一”实操考核环节,确保学员“学得会、用得上”。杏花乡镇卫生院李医生表示:“以往对穴位定位掌握不牢,这次在模型上反复练习,终于攻克了温针灸技术的难点。”
构建长效推广机制 激活基层中医活力
除集中培训外,项目还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县中医医院设立远程指导,实时解答基层实操问题;各乡镇成立中医药技术互助小组,每月开展病例研讨;县推广中心将定期跟踪回访。据悉,首期培训已覆盖杏花乡的70余名村医及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年内将实现全县11个乡镇2个卫生服务区全覆盖。
惠民工程显实效 群众健康有“医”靠
随着培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成效逐步显现。在高桥镇王岗村卫生室,村医运用新学到的雷火灸技术为多名腰椎病患者缓解疼痛。县卫健局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填补了多个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空白,更使基层中医诊疗占比提升不少,有效降低了群众就医成本。
红安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年内计划新增小儿推拿、中药贴敷等6项技术课程,让‘简、便、廉、验’的中医药特色真正扎根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这一惠民工程的深入推进,标志着红安县在构建城乡中医药服务同质化发展格局上迈出关键一步。
一审:宋文晓 二审:高凤叶 三审: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