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考官现场出题!湖北20余所高校千名医学生同台竞技
4月20日,由湖北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办,荆楚理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承办的“医者初心杯”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技能大赛在荆楚理工学院隆重举行。本届大赛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聚焦数字化赋能医学教育路径探索,以“AI赋能 创新医学教育”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20余所湖北省内高校的上千名学子同台竞技。
荆楚理工学院校长张友兵、湖北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彭义香、荆楚理工学院副校长曹甜东、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田原、厦门医学院原校长王斌、前四届大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吴清明、湖北省医学会办公室主任吴铭贾、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原书记余上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侯孟君、武汉轻工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院长程清洲、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院长苏振宏、湖北恩施学院医学部副部长李从德、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副院长胡岗等出席本次大赛。
盛典启幕,智启未来医学教育新篇章
开幕式在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部学术报告厅举行,由副校长曹甜东主持。校长张友兵为大会致辞,代表学校两万多名师生对参与大赛的高校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科教融汇、校地融通,大赛必将对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医教协同和学校影响力产生积极作用,为学校“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三大目标的实现助力添彩。他指出,从首届医学虚拟仿真技能大赛的“破冰探索”到今天的“全省联动”“千帆竞发”,大家共同见证了AI及信息技术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更见证了湖北医学教育从实验室到云端、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式发展。他寄语所有参赛选手要在数字实验中锤炼毫厘必争的严谨、用创新思维破解医学难题的密码、始终铭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学校作为东道主必将举全校之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热情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赛事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赛事安全有序、精彩圆满。
此外,湖北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彭义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本次大赛旨在增强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展现新时代医学教育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并预祝参赛选手取得满意成绩。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教授、前四届大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吴清明现场抽取、宣读并发布考题及比赛方案。
赛程鏖战,彰显医学教育创新多元发展
比赛依托前沿虚拟仿真技术,在临床、护理、基础医学及留学生四大赛道展开激烈角逐,比赛分两场进行,赛程紧凑。上午9时30分,临床赛道与基础医学赛道率先开赛,选手们通过高度还原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动态三维场景中完成急重症患者问诊、心肺复苏、手术操作等高难度任务。系统实时捕捉选手的决策路径与操作细节,AI算法同步生成评估报告,既考验临床思维严谨性,又强化数字化诊疗能力。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参赛选手表示:“虚拟场景中的突发状况模拟让我体验到真实临床压力,AI反馈帮助我精准定位技能短板。”
10时30分,护理赛道与留学生赛道赛事同步启动。护理竞技区聚焦精细化护理操作,选手在虚拟病房中完成输液配药、术后护理等全流程考核,系统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对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毫米级评判;留学生赛道采用中英双语界面,国际学生团队在跨文化医疗沟通场景中展现卓越应变能力。专家组评价:“虚拟平台打破了传统实训的时空限制,尤其在急危重症处理等高成本、高风险教学环节中凸显出独特优势。”
荣耀收官,以赛促学树医学教育实践标杆
4月20日中午,随着最后一位选手完成终末消毒的虚拟操作,本届大赛圆满落幕。 闭幕式上,与会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医学道路上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主任周小丽在闭幕式上致辞,对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所有参与大赛的工作人员、参赛选手、志愿者以及支持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对参赛学生专业能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各高校展示医学教育改革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重要平台。希望大赛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医学教育数字化改革注入更多智慧动能。
本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技能大赛是科技与医学深度融合的智慧较量,不仅展现了湖北医学生的卓越风采,更勾勒出AI重塑医学教育数字化应用生态的创新图景。未来,赛事将持续深化“虚拟仿真+临床实践”融合模式,发挥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提高医学生的实验、实践技能,共探医学AI教育新篇章,为健康中国战略输送更多兼具人文情怀与数字素养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通讯员:陈中婷 责任编辑:刘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