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产党员 | 余良忠:从百万“塘主”到乡村“头雁”
他曾是身价百万的富裕“塘主”,却义无反顾返乡当起了“穷支书”;换肾九年仍坚守在乡村基层一线,每天步行两万多步;任职24年来,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奋斗,让曾经的负债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他就是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高峰村党支部书记余良忠。
春雨如约而至,一大早,余良忠就和村里的年轻干部一起,前往蔬菜大棚基地查看新苗长势。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你看这个藤上挂了多少个(黄瓜)?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武汉金鸡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庄会敏:像它这个营养就有点跟不上了。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将来这个(农业)发展一定要搞这些有特色的,再一个就是口感比较好的(产品)。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武汉金鸡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庄会敏:要多元化。
2023年,山东菜农小庄和丈夫,带着技术和资金来到高峰村,流转了40亩土地,建起了蔬菜大棚,培育反季节蔬菜。眼下,正是水果黄瓜上市的好时机,小庄请了几位阿姨帮忙,抢抓清明前后上架这批黄瓜品种。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做出来以后到武汉只要过个把小时就进入市场进入餐桌了,蔬菜的新鲜度它是绝对有保证的。
对小庄来说,现在亟待解决的除了市场销路问题,还有用工培训、硬件维护等问题。借此机会,小庄与村干部当面商讨起来。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武汉金鸡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庄会敏:我们的员工老龄化,培训起来比较困难。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力气差了一些。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武汉金鸡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庄会敏:力气还是要差一些。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武汉金鸡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技术员 庄会敏:我现在急需扩大,书记就立马给我们了回应,我们马上就修了一个棚做了一个示范。
村里的老人多,但无论男女,都能在这里谋到营生,实现家门口就业。可在20多年前,高峰村还是一个负债累累的“空壳村”,村集体一没资金、二没产业。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那个时候村里基础比较差,农民在这一块还不富裕。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员村民 黄协星:下雨天根本不能出去走,那要穿胶鞋出去。
余良忠是苦出身,1979年高考落榜后回家种田,兼在大队收取农业税,那个时候,他可没少挨村民白眼。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每天跟老百姓开始打交道,总是催他的公粮,总是跟老百姓在拿,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后来我就自己去创业。
1994年,余良忠承包了4900亩湖汊,短短四年间,便积累了数百万的财富。然而此时的高峰村,还有30多户欠着国家的税费。不能让农民继续过着“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拮据生活。2001年,余良忠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组村“两委”班子。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那时候有人就说我是‘儿童团团长’,(当时)就我年龄最大,刚(选拔)上来的几个人都比较年轻,像个小孩一样的。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委委员 卢林:我们那个时候开始(上任)的时候23岁,现在搞了25年已经快50岁了(今年)48岁,一路走来的确不容易。
修路,本是一件好事,可拓宽路基势必要占用部分村民的土地,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满。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民 黄协星:你修路要加宽的话肯定要损失个人的利益,肯定是有人不愿意的。
为了修路,余良忠和村“两委”成员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做工作,这期间,大家伙儿都受了不少委屈。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一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不接受,有时候我们进门的时候,他也把我赶出来的有,还骂我们也有,当时我们的村干部也说怎么我们这么辛苦为了什么呢?当时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是我作为支部书记来说,我必须把这个事情挺过来,跟他们解释。
在余良忠和村“两委”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高峰村14个自然弯都通上了水泥路,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民 黄治民:变化最大的第一个是路,第二个是农田基本建设搞得好,第三个水源充足,从湖里取水,房子都已经改造好了。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我上来的时候一开始这个路只有三米宽,基本两边的(宽度)只能通过一个麻木或者是摩托车能够走,下一步就是我们把全村的规划做好以后,把中心湾组的路面加宽,全部都刷黑。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村“两委”决定,将现有资源有效转化为资产,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辐射带动村民投身苗木种植。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后来就引进了法雅园林公司,在我们村来发展苗木,老百姓按照他的方式和方法发展苗木,那个时候带动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法雅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员 张志宏:现在目前这里实际栽苗子的还有800多亩,常规的苗木大概有60个品种,村里面对我们支持挺大的,因为我们基地在这里有20多年了,一直都是村里在帮扶我们企业(发展)。
随后几年,村里又流转土地2100亩,张桥湖生态农业园、斗米山农产品合作社等7家实体先后落户。土地摇身一变成为股金,村民也转型为产业工人,村集体的资金由此逐渐积累起来。为了规避产业单一带来的风险,村“两委”把目光投向了中药材种植、水产渔业养殖和反季节大棚蔬菜。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委委员 卢林:一期投资了500万,二期投资了也是460多万,老百姓现在还在大棚里面,他做工都增加收入。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我们自己成立了公司,引进能人才能经营,每年就给我们上缴,通过这几个方面加起来以后,我们每年的收益在逐步上升。
十余载风雨兼程,可余良忠却积劳成疾患上尿毒症。2013年,他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可他终究放不下村里的发展,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走走看看。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忠:他当时走路还不是很稳,还是有点身体很虚。他自己到了现场,看工程质量看工程建设情况,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就是要多跟老百姓接触,只有多跟老百姓接触了以后你才了解老百姓怎么想,他有什么需求他有什么要求,你才清楚。你长期跟他们不来往,那你怎么知道呢?你不能光凭眼睛看,你必须要(倾)听,在看的基础上必须听,听他说出来,只有听到他们说出来,你心里才有数。
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村容村貌的改变,村里在乡村治理、平安建设上都有了新举措。在村委员会的大屏幕上,随时可以看到村里的情况。村里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应急报警系统,有个大事小情,随时可以一键呼叫。这些年来,村“两委”班子持续发力,曾经的精神小伙也都熬成了白头。为了给村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村里特意引进两位年轻人作为储备人才。卢瑞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2023年回到村里工作,大学期间学的是电子信息化专业,虽然村里的工作与他所学的专业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却让他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前景。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委委员 卢瑞:觉得这是一个新赛道,对我来说这是全新的职业方向,在企业上你可能有你的那种工资金钱能衡量你的价值,但农村我觉得被村民所需要的那种价值感。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现在的年轻人必须还要在农村,与我们农村要接轨,要适应农村,培训很多的农产品怎么种怎么管,这个技术你必须掌握一些,可以直接为老百姓服务,这是很好的一件事。
脚上沾泥土,心中有百姓,任职24年来,余良忠用满腔赤诚和对家乡的热爱,反哺着高峰村的百姓。村集体多次受到省里、市里和区里的表彰,他个人也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市劳模,江夏区道德模范,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对他多年来不断努力的认可与肯定。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民 黄协星:不是他的付出,这个村没有这么大的变化。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员村民 黄治民:为人好,对老百姓关心,待人说实在话,没话说。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委委员 卢瑞:他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村委委员 卢林:他就是个实干的精神,所以特别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 李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的初心没有变,他为民办实事这个本质没有变。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高峰村党支部书记 余良忠:有一句老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稳,很难在一个地方抓好工作。所以这一块我们要考虑怎么把老百姓的心,把老百姓的很多想法我们要掌握,把老百姓的心要吸引过来,如何来服务好老百姓,那就要靠你要奉献精神。我认为一个共产党员为老百姓去操心去奋斗去做事,值!
(长江云新闻记者 牛寅 李沐 王静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