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香悠远 随县兰博会首日出口签约超3亿元
随州享有“中国蕙兰之乡”的美誉,兰花资源丰富,兰精品存量占全国蕙兰精品存量的60%以上。眼下正是兰花盛开的时节,4月9日,在随州随县“兰博会”上,近千株精品兰花“争芳”亮相,来自全国各地的“兰友”纷至沓来以兰会友,第一天就签订出口协议金额超过3亿元。
千株蕙兰争奇斗艳 各地兰友齐聚“淘宝”
未见兰花,先嗅花香。步入“兰博会”现场,清风裹挟着幽兰香味扑面而来。往里走,只见兰花集市里一个个兰花摊位整齐有序地排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兰人士”在此赏兰品兰、现场交易。集市上,变形中透、国色天香、秦岭秋韵等兰中精品,颇受青睐。
“今天好幸运淘到了一株新品,2800元买下,我感觉很值得!”来自随州市随县的“兰友”丁绍清一边喜滋滋地端起“淘”到的新品兰花,一边向记者介绍。
来自襄阳市兰花协会的副会长刘中全连续多年赶过来参加“兰博会”,今年他还带来了精心培育了5年的一株变形中透。“这株兰花是一个新品种,现在的价值大概在5万多。就算没卖出去也没关系,我自己回去养,以后可以更值钱!”刘中全说,仅仅一上午他已经卖出了5盆蕙兰,销售额在3万元左右。
此次“兰博会”上,精品蕙兰的评选是重头戏,共选出特等奖6名,金奖16名,银奖21名……新种水仙、云朵、新品变形中透、新品荷水仙、国色天香等6盆蕙兰荣获特金奖,这些兰草的部分价格可达百万元。随县神农兰花博览园的业主邓旭带来的国色天香荣获特等奖,成为会展上的“香饽饽”。
“很荣幸选育的一个国色天香,一个多艺的品种获得了这次的一个特金。我们目前的话有 1000 多个平方的兰园,里面的品种从艺草到花草应该有500 多个品类,这两天的销售额估计有个200多万。”邓旭向记者介绍。
此次“兰博会”吸引了近3000多名来自韩国及全国各地的兰友,“兰博会”不仅成为各地“兰友”相互学习借鉴的大舞台,还成为最具特色的兰花交易大市场,“兰博会”两天交易总额达2亿元。
小兰花勇闯国际赛道 随县把握机遇迎挑战
兰花被誉为“君子之花”,象征着高雅、纯洁、坚韧等品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被世人所追捧。除了在国内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在韩国、日本等国家,蕙兰也十分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9月全国首家蕙兰出口基地在随县落户后,随县兰花海外订单不断,销售市场从两季火到四季旺。今年“兰博会”当天还签定了5000万美元的出口协议,取得了“兰博会”历史上的最佳成绩。
“我们神农国兰(湖北)花卉进出口有限公司是2024年5月注册成功的,介质兰花出口基地和植物濒危管理已在中国海关、国家林草局备案通过,今年4月底可完成首单出口,预定今年出口可达5000万元。”神农国兰(湖北)花卉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芳介绍,此前,随县精品蕙兰只能通过委托、代理等渠道出口,不仅费时费力,还受多方掣肘。如今,伴随着全国首家蕙兰种苗出口基地的建成,大幅度降低了蕙兰出口成本,也让当地的蕙兰种植户信心倍增。
“建设蕙兰出口基地在国内是首创的一个模式,对我们兰花种植大户来说是福音。以前我们在出口的过程中可能要面对到很多问题,流程也很繁琐,但现在我们在兰花进出口方面有一个很大的进展,相信以后能更方便地和海外兰友交流,我很期待!”谈及蕙兰的海外市场,邓旭满怀信心。
小兰花跨越山海闯进了国际赛道,不仅带来了新的机遇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随县蕙兰品质更好、价值更高?随县另辟蹊径,多措并举,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让蕙兰种植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据随县兰花协会会长曹刚军介绍,多年来随县在坚持依法打击盗采野生兰花行为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引导兰花种植户规范种植、科技种植。“未来的话,我们将从选种、种植技术和打造品牌三方面入手,把随县兰花变成我们致富的幸福花。”曹刚军说。
科技种兰效益翻番 兰花产业活力四射
俯瞰随县神农兰花博览园,一座座排列有序的兰花大棚尤为壮观。随县神农兰花博览园占地220亩,是中南六省最大的兰花集散地和交流交易中心,现有40余户种植精品兰草的业主入驻。每月的8日、18日、28日,这里都会举办兰花交流会,全国各地的兰友如约而至。
棚外整齐划一,棚内大有文章,可谓科技感满满!走进神农兰花博览园的一座智能温棚,映入眼帘的除了一盆盆蕙兰,还有补光灯、通风扇、控温板等设备。智能温棚的业主何议照拿出手机向记者演示,只见所有的设备都能通过手机端进行控制。
“这一整套设备全部可以智能控制,光照、温湿度等生长条件能模拟出最适宜兰花生长的环境。是我去年从韩国那边引进的,花了3000万,这套设备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可观,买的很值!”何议照说。
经济效益体现在何处?何议照用自己去年7月从湖北钟祥购入的一株马咀朱金来举例。“去年我花了50万买下这株马咀朱金,现在不到一年就长出了两株大小差不多的兰草。你看,还长了两个小幼芽。”何议照补充道,得益于这套全自动控制系统,兰棚里的兰草生长速度可以提升四分之一以上,其次兰草较易得的软腐病、茎腐病也大大降低,成活率提升至85%左右。
记者采访得知,科技种兰已成为随州兰花种植产业的普遍现象,这背后无疑离不开随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多年来,随县鼓励当地乡村涉足兰花产业,以“集体股份”促进村民共同富裕,带动千家万户共享“兰经济”。随县还先后成立了兰花协会和兰花产业链,组建了全县兰花产业发展办公室,积极助力兰花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迈进,精品种植和稀有品种研究与培育力度持续加强,兰花产业发展活力四射,兰花产业链不断完善。
(长江云新闻记者张燃 周科屹 通讯员 江开军 章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