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繁花盛宴”燃爆“春日经济”
樱花、杏梅、宫粉、樱李梅、白玉兰……3月以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迎来一年中最美的“盛花”时刻,百花齐放,争春斗艳;恒荣梅园、浅山美术园多次亮相央视,向全国观众发出赏花邀请函。
近期,荆州区春日繁花批量“上线”,“赏花经济”火爆出圈。今年年初,荆州区以“花”为媒,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与花有关的沉浸式文旅场景和活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书写属于自己的“繁花”篇章。截至目前,该区共接待旅游人次617.54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50.83亿元,带动相关就业岗位近600个。
“赏花+”模式
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
3月初,恒荣梅园21000多株梅花含苞待放,朱砂梅艳若烟霞,宫粉梅娇嫩欲滴,绿萼梅清雅出尘,景区前来赏花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年春天,同学们都会相聚在恒荣梅园,拍一些珍贵的照片和视频作纪念。”市民胡阿姨一边展示自己拍摄的视频,一边笑着介绍。
浅山森林美术园,距离恒荣梅园仅8分钟车程,是一座以自然景观为主,集艺术展出、琴音伴食、插花品茗等诸多服务项目为一体的综合园林景点。这里不仅是央视《正点财经》报道的“文旅新地标”,更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挂牌的写生基地。游客们纷至沓来,欣赏疏影横斜的雅致围墙,元一庭的古韵悠然,以及光影湖的波光粼粼。每一处景致都似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折射出艺术与自然的巧妙交融,让人流连忘返。
为丰富游客游玩体验,该区做好赏花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感受荆州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赏花+文化”。联合荆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荆州区摄影家协会等部门,推出“梅香八岭 镜采荆楚”“樱花树下疗愈瑜伽”等系列“看花”文化品牌,举办诗词大会、书画摄影展等文化活动,将赏花与文化体验相结合,提升赏花的文化内涵。
“赏花+旅游”。开发赏花主题旅游线路,串联赏花景点与周边景区,推出“赏恒荣梅园盛景、观恢弘车马雄阵”门票立减活动,游客凭恒荣梅园或浅山森林美术园门票可免费游览龙隐湖景区、享受龙隐湖花涧堂度假酒店餐饮住宿优惠折扣;“三八”妇女节期间,多家景区推出半价游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赏花+农业”。发展观光农业,打造集赏花、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八岭山铜铃岗蔬菜主题公园、喵象农场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体验田园乐趣,感受乡村魅力。
“AI+文旅”
定制智能化专属解说
“跟着哪吒游荆州、打卡文博西城”“古城墙AR时空穿越体验”“标志性建筑变身毛绒玩具”……今年以来,荆州区推出的系列AI创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通过AI图像生成技术,游客上传自拍即可生成与楚文化IP联动的国风写真;借助AR导航,不少景点的标志性建筑在手机屏幕中“复活”,为游客讲述三国典故。
在荆州博物馆,基于游客画像的智能导览系统大显身手:参观的孩子们会收到文物动画解说推送,历史爱好者则获得专业级考古资料。“过去找讲解员要排队半小时,现在扫码就能听到AI定制的专属解说,还能生成带历史特效的打卡视频。”来自武汉的大学生游客体验后赞叹不已。
此外,文旅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各景区人流热力,通过政务云协同调度接驳车辆,使古城片区节假日拥堵指数下降37%。
通过这些创新应用,荆州区不仅提升了文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为游客带来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
深度融合
提供多样化旅游服务
“赏花季”是荆州区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近年来,荆州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打造了“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等文旅品牌,突出“节会+赛事+网红”引流,参与筹办楚文化节、央视电影频道大数据盛典、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马拉松等节会赛事,主动对接“与辉同行”团队、易中天团队,深度宣传荆州历史文化,邀请建川博物馆“网红馆主”樊建川做客荆州,为“荆风楚韵”圈粉无数。
以活动造势、以势留客,做到各大景区景点“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让荆楚文化氛围浓起来、文化活动嗨起来、体育赛事动起来,不断丰富“观大赛、品美食、赏歌舞”的文化旅游体验。
完善服务体系。升级旅游厕所、建设生态停车场、强化旅游餐饮便捷服务、升级5G网络覆盖、开通旅游公共交通、线上门票预订、策划系列惠民活动等。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旅游公路2条,增设旅游标识标牌23处,增加旅游驿站2处,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游玩体验。
荆州区的“赏花季”,是一场与春天的约定,也是一场与文旅的对话。眼下,全区正以此为契机,加快培育数字沉浸式体验等旅游新业态,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企业与科技的结合,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旅游体验酷起来、消费经济火起来,助力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琳玲 通讯员:肖敏、高艳璇 编辑:陶威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