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通山:“以膜促绿” 助力春耕生产
长江云新闻 2025-04-01 16:22:00
当前正值春耕春播关键时期,也是地膜使用旺季。连日来,咸宁通山县农技人员奔波在田间地头,推广绿色技术,宣传降解地膜优势,发放新型环保地膜,为春播做足准备,新“膜”法助力春耕绿色生产。
4月1日,在该县大路乡杨狮坑村蔬菜种植基地,34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辣椒、茄子、豆角等作物长势喜人。与传统地膜不同,这里的蔬菜全部覆盖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宛如披上了一层“环保新衣”。
“这种地膜不仅能保温保湿,还能自然降解,省去了回收环节,今年光人工费就节省了好几万元。”基地负责人陈世胜对新型地膜赞不绝口。在杨芳林乡中药材基地,种植大户廖早英同样受益于加厚高强度地膜:“防草、保墒效果更好,每亩地综合成本降低近千元。”
近年来,通山县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项目,通过宣传引导与典型示范、专题培训与田间指导、物资发放与全程督导、试点推广与全域覆盖,构建起“使用-回收-利用”闭环体系。
2024年,该县投入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专项资金1020万元,在12个乡镇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3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2万亩。截至目前,已发放加厚地膜350吨,建立回收网点12个,开展技术培训2100余人次,发放资料超万份。
“新型地膜的推广应用,既解决了传统地膜残留污染问题,又为农户节本增效。”通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扩大示范覆盖面,强化回收监管,让“白色污染”变“绿色财富”,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章珩 咸宁台 樊瑞 通讯员 阮雄姿)
责任编辑 刘沛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