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清廉湖北 树新风正气∣襄阳:深挖廉洁因子 涵养清廉生态
近年来,襄阳市纪委监委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通过全面整合资源,深度挖掘廉洁因子,不断厚植廉洁土壤,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借助丰富多样的文化载体和创新的传播方式,襄阳市致力于绘就乡村振兴廉洁底色,让清风正气在古城襄阳蔚然成风。
在湖北省清廉村居建设省级典型社区——襄州区张湾街道朱庄社区,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正在审核社区上个月的收支明细,审核完成后,这些内容也将同步上传到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
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肖一君:“群众可随时在平台查询党务村务工作、集体‘三资’管理、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民生资金发放等情况,也可对权力运行不规范、不透明,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进行举报。”
襄州区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程建设、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等重点领域,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公示栏、电子显示屏等平台落实“四议两公开”,及时公开涉农政策依据、申请指南、补贴方案、补贴资金发放结果、监督渠道等内容,让惠民惠农资金发放情况“上墙”。
襄阳市襄州区纪委监委干部 郑伟:“把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作为引导群众参与监督、深化清廉村居建设的有效抓手,在清廉村居典型示范村推广运用清廉村居信息服务系统,实行村级事务线上公开,拓展监督新渠道。”
枣阳市纪委监委将家风教育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聚焦重点岗位、年轻干部、农村基层干部等不同主体,分层分类组织党员干部到黄火青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黄火青同志的勤廉故事让大家深受教育。
襄阳市枣阳市新市镇财政所支部书记、主任 刘安民:“黄老一生洁身自好、公而忘私、严管家人,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敬畏纪法、秉公用权,确保集体资金规范、科学使用。”
南漳县将“红廉”“孝廉”“荷廉”“茶廉”等阵地串点成线,形成廉洁文化矩阵;樊城区创作清廉文化剪纸作品200多幅50多套,其中20多套140多幅作品被省级以上媒体广泛推介。
襄阳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 周杉:“充分利用各类传播渠道播放廉洁文化作品,让干部群众在线上、线下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襄阳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本地文化战线人才多、资源富、平台广优势,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不断凝聚工作合力。持续输出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产品,逐渐形成“一地一品一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
襄阳市监委委员 张钻:“下一步,我们将全方位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并注重创新廉洁文化传播方式方法,切实让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长江云新闻记者 牛寅 廖云翔 襄阳台 李雨龙 通讯员 喻娥 郭荔玲 蒋海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