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英山:4500亩茶园装上“智慧大脑”
近期,湖北多地春茶迎来采摘旺季。今年,黄冈英山通过数字化改造,4500亩茶园焕发“智慧”新生。
在位于黄冈英山县的这个数字茶园里,采茶工人正在采摘明前的“头茬茶”。与以往不同的是,采茶工人是根据数字系统提供的信息,摘下符合要求的嫩芽,不仅省时省力,还保证品质与口感。
顾客 张先生:茶叶口感也好,买个上十斤跟亲朋好友分享下。
在这家茶企指挥中心,电子屏跳动着茶园的实时数据。300多个传感器,就像给每株茶树配了“私人医生”,监测茶园的温度、湿度、虫情等20余项指标,实现了分钟级更新。前不久,系统精准预警茶小绿叶蝉爆发,通过靶向施药将虫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亩产同比提升了15%。
黄冈英山县茶企负责人 陈海军:过去只能创收3000元一亩左右,我们通过科技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创造效益在10000元到12000元一亩。
亩产提高的同时,今年英山县还通过建设AI数控车间,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在这家茶企的无尘车间,全自动杯茶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生产效率提升近一倍,日均产量达20万杯,产品远销海外。
黄冈英山县茶企生产经理 王拓:今天首批5个货柜价值160万美元,200万杯杯茶和30吨浓缩绿茶、红茶,远销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今年计划出口茶叶达1000万美元以上。
让传统茶企装上“智慧大脑”,英山县还设立300万元专项基金,采取“设备补贴+技术培训”的方式,推动12家茶企完成数字化改造,建成数字茶园4500亩。科技加持下,预计今年将带动全县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下一步将构建全县茶叶大数据平台,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可追溯。
黄冈英山县茶产业促进中心主任 安哲:聚焦于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优化种植管理,升级加工技术,做强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全产业链技术水平。
(长江云新闻记者 胡文超 周航川 徐伟 刘聪 段炜 英山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