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合四为一”拉近邻里距离
小区活动空间增大了,绿化变美了,邻里距离拉近了。
拆掉围墙,四个紧邻的小区合四为一,小区空间得以优化,面貌焕然一新。今日,记者走进湖北黄石大冶东岳路街道桥虹社区桥虹新居看到,道路平整开阔,环境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放。小游园内,三五成群的居民围在一起话家常、聊变化,时常有社区工作人员经过,与居民们嘘寒问暖,处处洋溢着温馨祥和的气息。
小区文化长廊
以“拆”破局 院墙变身“温馨家园”
桥虹新居原是由湛月花园、湛月东苑、湛月豪庭、桥虹小区四个独立小区组成,现有房屋31栋,常住居民1700户(不包含门店),109个单元。距离上虽然相连,居民们也彼此熟识,却因缺乏公共空间、配套设施不完善、出行不便、停车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
为改善这一状况,2023年6月1日,桥虹社区在东岳路街道的指导下,充分发动社区下沉党员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志愿者多次上门发放问卷,征求居民意见。经过16次“院子会”“恳谈会”“代表会”,最终在党员和业主的提议下,“拆墙并院”破除居民“心墙”,共同绘制出湛月片区新“蓝图”。
据悉,东岳路街道桥虹社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按照“体检查病、连片改造、系统治理”的原则,引用“当阳模式”,通过“片区化”融合,将湛月花园、湛月东苑等4个邻近小区实施片区化改造,通过融合一定区域内公共空间,将几个小区内隔墙打通,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合并为一个大小区。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方面,与群众生活舒适度、幸福感密切相关。我们社区开展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划分片区改造,将原来相邻的4个小区小院打通,让‘小院’变‘大院’,‘小小区’互相联通、资源共享,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桥虹社区党委书记黄永平说。
蓝图绘好了,项目开始实施。在改造中,项目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整基础、改配套、增服务三方面入手,围绕设施、环境、文化、空间、管理五个方面改旧焕新,拆除私搭乱建和拓展利用碎片空间,为业主提供更舒适的空间。
“我们通过雨污管道改造、建筑墙面翻新、单元楼道整理、修建花坛绿植等,让小区旧貌焕新颜;还规划机动车位609个,增设非机动车车棚,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桥虹社区副主任杨咏宝表示,如今,脏乱的“小院落”变成温馨的“大家园”,居民的诉求“愿景图”变成了和美宜居“实景图”。
拆除围墙
以“享”聚力 居民幸福“升温加码”
一个幸福的院落,应当容纳更多的“幸福场景”。小区环境风貌、基础设施得到了提升,公共服务配套的短板也不能落下。
如今的桥虹新居,一个新“上岗”的桥虹社区政务服务小屋正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务;在院落内,一处新建的4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成为小区儿童游乐好去处……
记者了解到,小区公共空间还植入了社区便民超市、卫生服务站、红色驿站、微型消防站、家政服务、业委会办公室等民生服务类,在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提升院落的“造血”能力。
儿童游乐场
“如今,小区融合成大小区后,我们居住条件提高了,许多资源也得到了共享,比如送孩子上学不用绕路了,居民想到超市买东西,直接走过来,不用再绕很大一圈了,实现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社区便民超市老板曹中华说。
与此同时,为了改善小区公共体育设施条件,解决居民小区健身器材缺乏的问题,桥虹社区积极谋划,给小区闲置场地建设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安装大转轮、腰背按摩器、双人漫步机、三位扭腰器等健身器材,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身需要,提升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
“以前这些地方是一块空地,没什么人气。现在家门口有健身场了,大家闲余时间可以健健身、打打球,聚在一起唠唠家常,不仅有烟火气,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居民周女士说。
此外,桥虹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在院落内安装了5个木质、石质、铁艺三种风格迥异的凉亭,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并成立“生活坊”,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家电维修、水电维修、衣服缝补等生活小难题,邀请小区中的“能工巧匠”入驻,打造双向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身边的服务”。
小区健身场地
以“共”赋能 小区铸就“活力港湾”
小区焕新,让桥虹新居的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如何走出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径?桥虹社区给出答案,在党建引领下,桥虹新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志愿者带动居民骨干志愿者,积极推进小区民主协商治理,推选出了威信高、群众基础好的住户担任楼栋长,打出“居干联片、骨干联动、宣传联心”组合拳。
同时,组建小区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让小区退休老人成为“邻里管家”,开展环境治理、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居民融入治理“大家庭”,使桥虹新居逐步形成“睦邻零距离、邻里一家亲”的共建共治新格局。
“这个小区70%以上是老年人,拆墙并院后,还要破除无形的心墙。我们结合这个特点组建了一支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通过引领示范,原本各自为阵的小区居民如今拧成一股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想为小区建设出力。”杨咏宝说。
今年70多岁的段春枝是桥虹新居居民、社区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队长,社区活动、邻里矛盾调解,她都冲锋在前,是居民眼中的“大姐大”。自桥虹新居围墙被打通以来,她所在的志愿服务队积极承担小区治理、共管等工作。
“虽然退休了,在家也是闲着,但作为一名老党员还是想为小区服务尽一份力,为群众尽一份心。看着改造后的小区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能共同管理小区,感觉很有意义。”段春枝笑着说。
居民活动空间更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桥虹新居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家专业物业公司,创新管理模式让大小区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实现了改造后院落管理长效可持续。
如今,桥虹新居改造升级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居民的幸福指数与日俱增。“后期,我们将统筹利用小区各类存量资源,重点完善小区医疗、养老、托育、文化服务等设施配置,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打造综合服务型小区和智慧小区。”杨咏宝说。
记者:刘娟
一审:张 敏
二审:范先浩
三审:吴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