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大雪多名游客滑下台阶 安全提醒:摔倒后千万别急着站起来
近日
安徽黄山景区连日降雪
登山步道因积雪化身“滑梯”
不少游客从山道滑下
一游客头朝下滑行20多米
撞上护栏才停下
场面十分惊险
景区发布公告 关闭部分游步道
2月23日,黄山风景区发布公告,决定临时关闭云谷寺至白鹅岭游步道,继续关闭北大门松谷庵至清凉台游步道。
山上仍有较厚积雪
游览前请查阅安全提醒
2月24日,黄山风景区一位客服表示,山上的雪时停时下,部分登山步道仍有较厚积雪,路面较滑。
工作人员清扫山中积雪。图源:中国黄山
登山前
必读的安全提醒
↓↓↓
天气先知
出行前查看天气预报,应避开极端天气时段,合理规划路线。
穿衣法则
建议采用“速干内衣+保暖中层+防风外套”三层穿衣法,并佩戴手套、帽子、围巾等。
尤其是雨雪天气,不要穿着湿衣服继续行进或休息,谨防失温。
防滑第一
建议携带冰爪、登山杖,穿防滑登山鞋(普通运动鞋易打滑)。尽量轻装上山,减轻负荷。
防摔技巧
冰雪路面小步走,陡坡台阶侧身行,拍照务必先停步。
勿入禁区
禁止擅自进入设有警示标志,以及未开发、开放的区域。
山中天气阴晴不定
有时在山脚下看着天气晴好
等爬到山上时就云雾缭绕
甚至下雨🌧 下雪❄️
为何山上气候多变?
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此外,山地不同坡向的气温会有所差异。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相对较高;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
山崖陡峭险峻
稍有不慎就可能踩空受伤
突遇雨雪等更是危险
若不慎摔倒
怎么判断是否骨折?
摔伤后又该如何处置?
一起来看
↓↓↓
一旦摔倒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骨折?
莫慌!
可先通过以下三点判断
是否有疼痛感?
是否有功能障碍?
是否出现畸形?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
应高度怀疑发生骨折
需立即送医
摔伤后,如何正确应对?
摔倒后别着急站起来
人们通常在摔倒后,会想尽快站起来,或者看到别人摔倒后,想尽快把对方扶起来。这些“下意识”其实存在风险。
摔倒后,应先缓慢活动四肢,确定伤势不重再起身,谨防发生无移位嵌插型骨折。
骨折后需“伤处制动”
摔伤骨折后要立刻进行“伤处制动”,也就是限制活动,以防止伤处移位。
若桡骨远端骨折,可用另一只手托住受伤手腕,或用书本托住手及前臂,用带子悬吊在脖子上,或用绷带固定在胸前;
△图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若骨盆或腰椎骨折,千万不要背着或抱着伤者移动位置,一定要平躺位送医。
△如前文中在台阶上摔倒的游客,需格外注意腰椎是否出现骨折。
有的骨折“不太疼”
很多人以为如果不太疼且能走路就没骨折,但疼痛与否其实与自身耐受力相关。
一些人骨折时疼痛不明显,甚至不影响正常活动,就以为没事,因此忽略了伤势。
先冷敷,消肿后再热敷
摔伤后,需要先局部冷敷,起到收缩血管、止痛止血的作用。待24小时后,伤处消肿再进行热敷。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登山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了解山区路况和天气
切勿在恶劣天气登山
别为“限定美景”冒险
安全永远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