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武汉东西湖:打响本地品牌 出产粮油畅销全国

云上临空港  2025-02-25 08:35:35
分享到:

生产线上,洁白晶莹的大米排队灌装成袋,一壶壶食用油被自动打包封箱……

春节复工以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的益海嘉里(武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下称益海嘉里),车间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在益海嘉里金龙鱼奥运健康体验馆,琳琅满目的米面油产品中,外包装印有一粒米图案的“江汉大米”尤为醒目。益海嘉里武汉工厂副总经理惠志远自豪地介绍:“过去常说‘北有五常’,如今,咱们湖北也可以自豪地说‘南有江汉’。”

益海嘉里“明星产品”江汉大米。

自2024年3月正式发布以来,“江汉大米”相继在武汉、广东大湾区等省内外重点销售区域亮相,并以其“产地之美、外形之雅、品质之优、味道之香”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24年12月,“江汉大米”走进广州粤港澳产销洽谈活动,来自粤鄂两省的48家企业签订了产销合作协议,金额超过30亿元,创下“江汉大米”对外销售的最高纪录。作为“江汉大米”公用品牌首批授权核心企业,益海嘉里秉持最高标准进行生产,不仅确保了优质大米地理品牌的品质,也进一步带动了产品销量。

益海嘉里部分产品。

除做优“江汉大米”品质外,针对稻米产品,益海嘉里金龙鱼从全产业链维度首创了稻谷“6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在 “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 六个关键环节确保大米新鲜和食用品质。该技术不仅提升了大米的食味、新鲜度和口感,让消费者吃上新鲜美味的大米,其节粮减损技术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可以减少收割时稻谷自然脱落带来约5%的田间损失。以北方一作区水稻产量估算,若普遍采用鲜割模式,能够减少约235万吨损失,相当于吉林省水稻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依托6步鲜米精控技术生产的金龙鱼“稻谷鲜生”大米系列产品,一经推出便成为高端大米市场的明星产品。

走进益海嘉里粮油智能生产车间,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行。透过玻璃窗,可见全副武装的工人熟练地操控设备,生产线高效流畅。经过瓶胚生产、吹瓶、罐装、贴标、封箱等工序,一瓶瓶高品质粮油缓缓驶下产线,再由工人打包、装箱并发货。

益海嘉里高效且井然有序的生产线。

“我们不仅生产不同规格的粮油,还针对不同人群体质开发了专用产品。”惠志远告诉记者,自1991年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面世以来,公司陆续推出了零反式脂肪酸食用油等产品。其中,历经10年自主研发的稻米油已成为益海嘉里的明星产品。“目前,我们一天可加工米糠600吨、精炼米糠油200吨,是华中地区稻米油产能最大的加工基地。”

益海嘉里生产线开足马力。

惠志远介绍, 近年来,益海嘉里积极探索粮油产业上下游资源的高效利用新路径, 围绕“水稻循环经济”推出了年产18万吨米糠榨油和年产6万吨稻米油精炼两大明星项目。

一条水稻循环经济产线的投入使用,可将水稻的资源价值“吃干榨净”:一粒稻谷除了剥出大米外,米糠可用于提取稻米油;稻壳可替代燃煤提供蒸汽,燃烧后的稻壳灰还能提取白炭黑、活性炭等物质,成为轮胎及过滤企业的重要原料。

在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益海嘉里顺势聚焦产业升级与全面布局:一方面,全力推动米面油全产业链从自动化、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促使生产效率提升 20%,用电单耗降低 12%,人力成本减少 33%;另一方面,依托东西湖区国家级食品加工基地的产业集群优势,以及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积极布局大健康产品领域,相继推出苦荞面、富硒鲜鸡蛋、植物甾醇豆乳、“零反” 系列食用油、全谷物杂粮大米等一系列大健康产品 。

“我们将不断探索更多新型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以科技引领打赢‘味觉’这场硬仗,持续守护‘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与信任,为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惠志远说。

报道支持 - 慈惠街道办事处

文 - 徐卉婷 图、视频 - 晏君 通讯员 - 林思雨 陈晓敏

一审:向江月

二审:宋亮

三审:邱敏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