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落幕:“东山再起”的联盟党面临哪些挑战?
2月24日凌晨,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了联邦议院选举的初步计票结果,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获得胜利,默茨预计将被提名为德国新任总理。那么,默茨为何能够带领德国联盟党“东山再起”?要想弥合内部分歧、顺利完成组阁,默茨还面临着哪些挑战呢?就相关话题,《长江新闻号》连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朔。
长江新闻号:在2021年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中,联盟党遭遇了历史性败绩。在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联盟党为什么能够以28.6%的得票率再次赢得大选,实现“东山再起”?
王 朔:这次联邦议会选举,联盟党能够得第一,基本上在预料之内,得票率也符合之前民调的预期。联盟党之所以能够胜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德国的选举周期所致,即所谓的“风水轮流转”。总体来说,德国政治还是更偏向保守、中右一些,中右翼本就占一定优势,这次中左翼的社民党下台,由联盟党接棒,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另一方面,社民党领导的“红绿灯政府”执政不到四年就倒台,且德国少有的提前大选,这是因为该政府表现太差,执政的三党经常意见不一,有民主无集中。在德国面临严峻内外挑战的背景下,这样的政府让民众深感失望,换人、换政府的想法非常迫切,这也导致了联盟党在此次选举中的胜出。
长江新闻号:在去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德国选择党“大获全胜”。如今,选择党又一跃成为德国联邦议院的第二大党。德国选择党为什么能够实现强势崛起?
王 朔:德国选择党的崛起,是德国当前内外各种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德国近年来面临诸多困境,不满情绪日益增加。正如朔尔茨总理所言,德国正处在一个时代转折的十字路口,经济低迷、物价高企,社会冲突、暴力袭击不断。换句话说,德国原来赖以生存的经济、政治、安全、社会模式都遭遇了根本性挑战。传统政党因受限于“政治正确”,难以直接解决这些问题,导致更多民众转向非传统建制的选择党。其次,从大环境来看,整个欧洲乃至整个西方都出现了极右翼、民粹主义抬头的趋势。尤其是去年欧洲议会选举,呈现出欧洲整体政治“向右转”的趋向,传统政党的中间派和左翼势力下降,而极右翼势力大幅上升。最后,选择党自身的转型努力也不容忽视。像许多极右翼政党一样,选择党正在进行“正常化”,对自己的政策主张进行合理化,并逐渐从反对党角色向建设性的执政党角色转换。
长江新闻号:在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一直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默茨最近也表示“愿同中方一道,保持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您对于默茨上台后的对华政策您有何预期?
王 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默茨政府,其对华政策将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联盟党长期坚持传统的对华务实合作路线。毕竟,联盟党背后更多代表的是产业集团的利益,在当前德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对德国依然至关重要。第二,是未来默茨政府的组成情况,若与社民党组成两党联合政府,对华政策将相对稳定、统一且更理性;但若是三党联合政府,则可能像之前的“交通灯政府”一样,因内部政策不协调、不统一,导致对华政策出现无序或混乱。最后一个因素是美国。美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无论是可能到来的全球贸易战、全球治理的缺失,还是地缘政治冲突的解决等,美国都可能在多方面施压德国和欧洲来对付中国,这种情况也不能排除。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中德合作的潜力仍然很大,未来的默茨政府也会更多地注意到这一点。
监制 洪燕
编审 田园 王强 解炜
主编 张六超
责编 王沁梓 樊进
剪辑 姜梦醒 马子昂
制作 袁恬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