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咸安:“羊司令”陈安晚的世外桃源梦
在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毛祠村20 组,有一片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所在——香泉种羊场。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荒山秃岭,而如今,在负责人陈安晚整整 20 年的坚守与努力下,已华丽转身为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立体循环生态农场,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抹亮色。
记者放眼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只见,陈安晚的种羊场里果树成行,鱼塘波光粼粼,羊群悠闲地在坡地吃草,散养土鸡在林下漫步……一切,都显得那么地和谐与美好。然而,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秃岭。
2005年,陈安晚返乡创业,他在村里流转了100多亩荒坡地。起初,陈安晚在山上种满了杉树,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意识到单纯靠种树收益有限。于是,他开始清理杂草,深挖鱼塘,散养鸡鸭鹅,开辟果园,逐渐构建起一个小型的生态农业雏形。为了进一步拓展规模,他瞄准了养羊产业,以 6 只小羊为起点,正式开启了他的“羊司令”征程。
万事开头难,养羊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由于缺乏经验,陈安晚购买的小羊接连死亡,这让他备受打击。但他没有放弃,通过不断学习养殖技术,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逐渐地掌握了养羊的窍门。从那以后,他的羊群数量开始稳步增长,最多的时候达到300多只。随着养羊规模的逐渐扩大,陈安晚开始探索立体循环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羊粪在陈安晚的农场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宝贵的资源。他将羊粪投放至鱼塘,丰富的营养物质恰似天然的 “肥鱼秘方”,不仅能够促进鱼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具备神奇的功效——有效防止鱼儿翻塘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因羊粪绿色、环保且肥力持久,众多菜农、花农竞相收购,也为陈安晚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而在农场的另一角,修剪下来的果树枝条,成为了羊群最爱的饲料,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让整个农场的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完美地契合了当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如今,陈安晚养殖的羊已经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尤其是他繁育的山羊种羊更是声名远扬,深受周边养殖户的青睐。“我们这附近的种羊都是我卖的,俏得很,要提前预定,最好的一年卖了四五十万元。”多年来,陈安晚凭借着对养殖技术的不断钻研和对品种改良的执着追求,培育出了一批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优良的种羊,周边地区养殖从业者的种羊大多出自陈安晚的农场。
陈安晚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扶持下,他如虎添翼,种养殖技术不断提升,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如今,他养殖的羊每逢过年便供不应求,散养土鸡和生态鱼也成了市场的“抢手货”。果园里的各色水果通过超市销售和游客采摘等方式,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毛祠村包村干部、双溪桥镇党委委员雷盈盈表示,镇上对种养殖大户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会提供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给予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农业服务中心也会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科技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种养殖技能。雷盈盈希望有更多像陈安晚这样的种养大户涌现出来,带动双溪桥镇的乡村振兴。
20年的时光,陈安晚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百亩荒山变成“世外桃源”。夕阳的余晖洒在农场上,年过六旬的陈安晚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今年他要把养殖规模扩大到500头。
(来源 垄上行 记者 方楚楚 通讯员 李婷婷 雷盈盈 沈泽沙 编辑 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