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挥泪送别 千人高喊 “黄老 一路走好!”

长江云新闻  2025-02-10 20:28:27
分享到:

有一种选择叫隐姓埋名,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黄旭华院士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名字深深刻在人们的心里。今天上午,黄旭华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武昌殡仪馆举行,数千群众自发前来,送别黄老。

妻子李世英带着全家人,合唱起黄旭华生前最爱的这首《送别》,泪别至亲至爱。

武昌殡仪馆天元厅外,自发前来送别黄旭华院士的群众排起了长龙,大家手捧鲜花,眼中满是悲痛与不舍。

相伴多年的老同事来了。这些曾经的少年,如今也已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红了眼眶的这位老人叫侯桂英,是当年核潜艇试验队的炊事员。她还记得,试验成功后,全体科研人员合影留念,黄旭华特意请她站到了队伍里,还说,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后勤人员,都值得被铭记。

黄旭华生前同事  侯桂英:我在厨房里,(黄所长说),小侯,你快出来和大家一起照个相,回想起来真是四五十年了,黄所长一直是在我心里都是这样,对人特别亲切温和,总是笑呵呵,看到这,怎么我都不相信,特别舍不得,那真是掉泪了。

千里之外的亲人来了。89岁的弟弟黄绍赞和80多位亲人一起赶到武汉。他说,虽然是最亲的兄弟,但是这辈子,并没有太多与三哥相处的机会。

黄旭华弟弟 黄绍赞:无论怎么样,我都要来,一定要来,1948到1988年40年的时间没有见过面,一次见面,很难很难,一定会发扬你的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我们党、为我们国家、为我们人民做好事,请他放心,请他一路走好!

受他指引成长的后辈来了。黄旭华生前曾两次到访英山县金铺中学,他与师生座谈,开展科普讲座,燃起了这所农村学校的科学星火。

黄冈英山县金铺中学毕业生、上海交通大学大二学生 郑维台:我们学校(金铺中学)的文化墙上有黄爷爷的事迹,也知道他曾就读上海交通大学,于是就在心里默默地埋下了一颗“种子”,希望能够学习像黄爷爷身上的品质,继续学本领,长才干。

满怀敬意的少年来了。“志探龙宫”的黄爷爷,“潜龙在渊”来送您了!这是10岁小学生吕昀骁花了很多天精心准备的画作,画中的黄爷爷和最爱的核潜艇一起,目光坚定。10岁的钟以宁是空军的后代,她安静地站在妈妈身边,小心翼翼放下了一束白花。

湖南小学生 钟以宁:黄爷爷是一个对祖国很有贡献的人,(学习)他的高远志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报效祖国。

武汉市洪山实验外国语小学四年级学生 吕昀骁:下面以渐变色渐变到蓝色就是深海,就相当于核潜艇在海里遨游,构成一个强大的海底屏障,希望黄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他。

来的更多的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今天不到八点,就有很多人怀抱鲜花在寒风中等候。人群中,还有十多个用手语交流的聋哑人。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送别黄老。

市民:黄老,一路走好!

武汉市民 李俊:我昨天晚上彻夜难眠,我看到他(黄旭华院士),我也会想到我的已过世的老太和老太爷,因为我爱人长期在西藏拉萨服役,我觉得我等了他那么多年真的好辛苦,李奶奶(黄旭华夫人)我真的是很佩服,所以我深有感悟。

安徽阜阳市民 苏子龙:看电视剧《功勋》特别感动,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特意过来纪念一下他,买了一个胸针,我想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一下对祖国的爱,也希望我们的祖国也能越来越好。

山河念英魂,长歌送国士。送别黄老,愿您一路走好!

市民:黄老,一路走好!黄老,一路走好!

(长江云新闻记者 柳芳 赵黎黎 罗金玉 刘飞 朱哲鋆 李慕文 程德明 英山台)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