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教师家访:有利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
据媒体报道,临近开学,上海有中小学教师已经开始筹划家访。但是,多位班主任表示,部分家长和同学以各种理由不让老师上门。相关情况的反响几乎“一边倒”,很多网友认为入户家访已是“过去式教育”。
家住上海长宁区天山路的朱女士说,春节前就接到班主任通知,希望节后抽个工作日的晚上前来家访,朱女士当即回复“不方便”,“有事可以电话聊”,但这几天班主任连发三条微信希望家长定个时间。这位家长向记者吐露心声说:“希望媒体也帮我们这部分有苦衷的家长呼吁一下,家访的老套路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了。每家有每家的具体情况,比如我们家三代同堂,居住环境十分局促,而且我是单亲带娃,这些都是不想让老师知道的隐情啊。老师一家家去家访,怎么可能不对每家的经济条件、家长背景、家庭关系留下主观印象呢?一旦老师的脑海里有了这样的观感,真的对教育有利吗?真的不会影响到公平教育吗?”
2月10日,经视直播记者联系上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家访是学校办学工作的一部分,教育局方面并没有下达强制规定必须家访,也没有制定教师家访的KPI,“都是学校自己组织的”。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程红艳教授在接受经视直播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电话、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很方便,但作为教师亲自走进学生家中,了解学生生活、学习、家庭环境还是很有必要的。“家访还是有合理性的,密切的家校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手段。”
对于家长担心的,老师看到家庭情况不好后会戴有色眼镜,专家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较小,绝大部分老师家访是为了更全面了解学生。如果没有家访这一环节,老师在学校只能关注到学生成绩,通过家访,老师能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成绩好坏的原因。“学生成绩不好,可能是父母教育理念不同,可能家庭环境不太好,老师就可以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的关怀,老师就不会只把学生当作一个教育对象或者一个分数,这才是家访应该达到的效果。”
(来源 经视直播 记者 金缘圆 综合新闻晨报)
![](https://res.cjyun.org/t/site/10008/1e4162f81029a8a503d73704a7950403/assets/2021cjy/dig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