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特稿|交大校友追忆黄旭华:像您一样在深海保持潜航的勇气

长江云新闻  2025-02-08 15:26:22
分享到:

2月8日,黄旭华生前所在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内气氛庄重。办公大楼正厅中央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黄旭华同志”,黄旭华院士遗像就摆在正中间,遗像正下方的花坛,被黄、绿、红、白等颜色的花装饰,这些鲜花都被摆成了核潜艇的形状,“潜艇”的顶部还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大厅两侧的挽联写尽了黄老“鞠躬尽瘁”的科研人生:卅载呕心研潜艇,深海蛟龙惊世界;一生矢志卫海疆,大国重器铸功勋。

一大早,很多人自发前来吊唁。黄旭华院士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湖北校友会的4位代表匆匆赶来。执行会长罗军民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得知黄老去世的消息,自己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在校友们心中,黄旭华就是一面旗帜。

1945年7月,黄旭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船舶制造专业。1949年4月,黄旭华在交大校园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毕业后的黄旭华进入船舶设计部门工作。母校,是黄老生前最挂念的地方之一。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湖北校友会成立时,黄旭华当选为名誉会长。而后,他几乎每年都参加湖北校友会年会,并与校友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与体会。黄旭华还无私地向母校捐出自己的积蓄,激励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祖国国防军工事业。2020年末,黄旭华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旭华基金”。

2010年4月25日,黄旭华院士(前排右七)参加湖北校友会成立大会

在接受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时,大家不约而同说起了黄学长曾经说过的一番话,“他说,你们现在年轻,可能对学校的感情没有我们对学校的感情深,但是等到你年纪大了回过头来想,无论你出来之后做什么工作,你的任何成就和大学时接受的教育都是分不开的,如果你对母校都没有感情,对国家这种感情也就无从谈起。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需要做一个利国利民的人,都不能愧对上海交大的这块牌子。”

在大家看来,黄旭华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前辈。左同兴第一次见到黄旭华是在校友会的活动上,那天,黄旭华穿得十分朴素,就像一个邻家老人,拄着一根拐杖步行上楼。他的办公室也非常朴素,除了摞满的资料和一张简单的办公桌,没有其他东西。“黄老的性格非常低调,看到他,我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左同兴说。

有一个细节让校友匡运清印象特别深刻。2024年2月,几位校友约着去给黄院士拜年,去了后才知道黄院士这两天感冒了,“大家担心他身体,所以就只进去了两个人”,匡运清回忆,“黄院士听说外面还有两位校友不能进来,坚持要他们进来,说来都来了。”那天,黄旭华还询问了交大校友在湖北的情况。当听说上一年就有近80名校友来鄂就业,一共有三千名上海交大校友在湖北发展时,他非常高兴,连连点头,不断劝导年轻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远在澳洲的校友朱昌军告诉记者,2010年之后,因为校友会活动的原因,他和黄老常有来往,黄老的言传身教也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年,他和朋友一起,每年向自己就读的中学捐助资金,用于帮扶困难学生。“跟黄学长几十年隐姓埋名为国家做贡献相比,我们所做的事情太小了。一直以来,是黄学长为国为民的大爱和奉献精神在鞭策我们不断前行。”

2022年,黄旭华写给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的寄语

这些年,获“黄旭华奖学金”的上海交大校友中,有的已奔赴中国船舶集团,继续开展科研工作;有的奔赴中西部地区,报效祖国;有的投身军旅,去实现科技强军、保家卫国的理想。2月8日,2022届毕业生管俊宇得知黄院士离世的消息后,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刚毕业那年我很荣幸拿到了黄旭华奖学金,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把奖杯放在工位上,它也一直激励着我前行,希望自己在工作的深海里一直保持着潜航的勇气。”

(长江云新闻记者 柳芳 黄玉 尹晨 王天宇 牛中毅 王宇 黄晓萌)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