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滑雪、看灯、逛庙会……黄陂文旅原来早就next level了

长江云新闻  2025-02-02 00:26:12
分享到:

春节来武汉旅游,

如果传统打卡点人山人海,

那么可以考虑一个本地人的隐藏玩法:

第一天,去华中最大室内滑雪场滑雪;

第二天,去永不消失的村庄寻找年味。

这趟行程的目的地是——黄陂。

那么问题来了,黄陂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黄陂,是武汉北面的远城区,盘龙城遗址、木兰故里是她著名的文化标签,因其文旅资源丰富,被称作“武汉后花园”。

去年10月,武汉地铁7号线向北延伸到黄陂区中心前川街,11月甘露山国际滑雪场开门迎客,这让坐着公交去城郊滑雪成为了可能。

坐公交到黄陂滑雪是种什么体验?

12:16记者从武汉地铁2号线中山公园站进站,到王家墩东站换乘7号线,13:25就到达了黄陂广场站,从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中山公园直达黄陂广场,用时70分钟、票价9元,还是比较方便和划算的。

从黄陂广场站D口出站后,就可以看到“甘露山文创城接驳站点”,从这个公交站坐两站路就可以到达甘露山文创城。在这座总投资700亿元、占地1.1万亩的冰雪主题文旅城中,约9万方的甘露山国际滑雪场占据C位,它是华中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有高级、中级、初级6条雪道,最大落差达到73米。

初级雪道坡度只有8度,但是记者试滑三次摔了两回,摔倒的时候摸了一把地上的雪,没过一会儿手就通红冒气。原来雪场温度维持在零下,高处的四台造雪机在这种温度下造出来的就是真雪。

除了跟户外雪场几乎一样的雪道条件,一个多月前在这里启动的武汉首届大众冰雪季也为雪场引来了不少流量,比如武汉冰雪消费券以及正在核销的湖北文旅惠民券就给很多滑雪爱好者带去了福利。很多“小土豆”虽然是初次上雪,但是已经能熟练地控制脚下的雪板,一位安徽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专程坐高铁来黄陂滑雪,她说,“请了一对一的教练,两个小时就学完了,孩子已经可以自己从初级道上滑下来了。

跟滑雪场隔水相望的就是梦华里,它是一条宋氏水韵商街,今年春节这里不仅布置了首届新春灯展,还能逛庙会、看七彩祥云烟花。来逛灯展的郑女士告诉记者,“没建成的时候就是破旧的私房,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到20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破旧的巴士,到后来的292公交的开通,再到现在地铁通到黄陂广场,这几年黄陂的变化,吸引很多黄陂本地人回乡发展。”

找年味还得去村里

黄陂不土了,但是乡村还有、乡愁还在。

第二天,记者从甘露山自驾前往附近的大余湾村。开车走在木兰大道上,可以看到很多美丽乡村的引导标识。据了解,黄陂有3个全国最美休闲乡村、125个省市级美丽乡村,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摸着石头淌过一条靠文旅振兴的河。

30分钟车程后,大余湾景区映入眼帘。大余湾既是中华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一座4A级景区,村里因为“晒秋”在社交媒体出圈。眼下,晒秋活动已经结束,村里挂起了“大余湾庙会”的红灯笼,舞龙舞狮、川剧变脸、斗鸡、皮影戏、木偶戏等等民俗表演循环上演,任意找一个表演作为起点,就可以跟着人群找到下一场演出。

鲍玉荣嫁到大余湾村40多年,现在在景区做讲解员,她告诉记者,大余湾村是有着65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2012年被开发成景区,2016年景区启动为期三年的升级改造并开工建设新村,以置换的方式把村民们从老村迁入新村。鲍玉荣在新村的家是一座145平的3层别墅,到现在已经住了5年,这样的房子一共有150户。她说,“隔小河相望,从老村子搬到新村,但是还是没有离开原来生活的土地。”

看得见故土,望得见乡愁,还可以分享景区的收益。这趟旅程,记者认识了一个新的黄陂,一个IP更加多元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这里除了大家熟悉的23个木兰系景区,还有接连出圈的旅游新地标让游客想来,有便利的公共交通让游客方便到来,有高品质又多元的住宿让游客愿意留下来。众人拾柴火焰高,越来越多的人烧旺了黄陂文旅产业,也分享着这里火红的收益。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珣)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