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恩施 | 创造性地完成山区特色GEP核算
2024年,恩施州全面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深入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新的一年,恩施州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系列部署,紧扣“两区两地一枢纽”功能定位,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硒产业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武陵山区重要枢纽功能定位,努力开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恩施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5项指标排名全省前5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 6%、12%、8%,分别居全省第1位、第6位、第10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1家,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恩施州委副书记、州长 夏锡璠:“全力以赴稳预期、扩内需、增活力、防风险、惠民生,全面推进‘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书写了恩施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恩施州紧盯“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00平方公里,营造林2.2万亩,新建彩色森林1.7万亩。城区空气质量平均优良率达到97.9%,2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全部达到100%,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稳定保持一类。
2024年,生态旅游康养产业持续发力,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19.5%,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开局成势。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市、利川市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仙山贡水·浪漫宣恩”入选全国十大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文旅品牌叫响海内外。
恩施州人大代表、宣恩县委副书记、县长 安生永:“宣恩贡秀‘一票难求’,烤活鱼一条街‘一座难求’,酒店民宿‘一房难求’,星级饭店入住率稳定在70%以上,全年旅游接待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1.17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恩施州持续推进“两山”转化,完成全州GEP核算,宣恩“景城一体”发展经验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示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转化的关键路径,而开展GEP核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工程,核算的目的是弄清楚“绿水青山”到底蕴含有多大的价值。
2024年,恩施州发改委委托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团队,根据国家标准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结合恩施州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山区特色GEP综合核算。
恩施州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发展科科长 黎庆华:“我们组织了30多个部门,对生态产品目录清单进行盘点;二是建立了我们的GEP核算的数据模型;三是我们对数据进行反复多轮的校正,确保我们的核算成果经得起推敲。”
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书记、教授 魏代俊:“由于缺乏地方标准,我们在严格执行国家试行规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对恩施特色资源和环境价值进行全面核算。在现有条件下,最大程度地保障了GEP核算结果的本地化、针对性和适用性。”
经过核算,恩施州2022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7524.78亿元,其中调节服务价值6644.83亿元,物质供给价值441.37亿元,文化服务438.58亿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相当于当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5.36倍。
恩施州人大代表、恩施州委党校副教授 陈袁丁:“这个数据不仅说明了恩施州的生态功能健康与稳定,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高,更体现的是经济转型下的机遇。”
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中,物质供给主要由农业产品、畜牧业产品、林业产品、生态能源、渔业产品构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2024年,恩施州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4家、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新认定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3个。“恩施玉露”入选全国首批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恩施玉露”、“恩施硒茶”、“利川红”、“鹤峰茶”入选2024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力指数100强。
恩施州人大代表、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旗:“力争到2025年底,全(恩施)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2024年,恩施州富硒产业能级实现跨越,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5年,将加快打造全国硒产业高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邹兴程
恩施台 巴东台 王春雷 咸丰台 宣恩台 鹤峰台 建始台 利川台 来凤台
